中国家具市场的增量与减量
最近陆续公布的2019年家具企业财报显示,中国家具市场内部正在发生变化。
有些供应在增加;有些供应在减少。
哪些在增加?哪些在减少?
1、增量
舒适性家具的供应在增加。
所谓舒适性家具,主要指的是软体家具。包括沙发、软床、座椅等。
舒适性家具主要功能在于给人更好的舒适度,不论是坐,还是卧,都能提高生活质量,给人切实的更佳体验。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越来越舍得在舒适性上投资。有些舒适性家具,加入了针对中国消费者屡试不爽的保健理念,更是销路大增。
另一增量在于一篮子消费。比如所谓全屋家具,甚至全屋装修,有的叫做交钥匙工程,拎包入住。
消费者有了消费实力后,更倾向于将所有的家具甚至装修交给一个供应商,进行整合性配套。
此类消费量逐渐增加。
2、减量
在过去一年,中国家具不论是生产的件数,还是消费的件数,都在下降。
这一趋势在2020年还会继续。
由于家具行业的纷繁复杂,了知此一趋势并不容易,而多方证实它就更加困难。
从住宅销售的总数上,我们很难得到其中合乎逻辑的原因。因为不论是2018年,还是2019年,住宅销售面积都是在增加中,并没有明显的下降。
形成这个减量的唯一合理原因就是:
2019年,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又下降了89万人。实现了自2012年以来的八连降。
尽管2019年的下降总数为八年来的最低减量,但是由于中国男女不同的退休年龄安排,掩盖了部分事实真相:就是实际退出劳动岗位的增量远远不止于此数。
劳动年龄人口指年满16周岁至59周岁的人口,这部分人口为主力生产者,也是主力消费者,是消费的主导力量。
由于主力消费者数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了家具消费件数的下降。这是被增长的住宅销售面积与增加的个人财富所掩盖的市场真相。
由于主力消费者人数下降的原因,连一向势头很猛的定制家具也失去了锋芒,仔细分析定制家具企业的年报,它们的增量部分主要来自精装房的大宗销售。这实际上是存量市场的零和博弈,你多了一块,别人就少了一块。
3、疫情的抑制效应
新冠疫情在中国大陆基本得到控制。
最近在黑龙江出现的传染链延伸,令多省市强化了防控,但是总体上还是向好的方向发展。
从3月底的居民存款总数高达87.8万亿,人均约6.3万元来看,居民收入并没有因为新冠疫情而减少,但是中国人普遍有谨慎理财的习惯,积蓄防灾是全民共识。
遇到灾年,强化储蓄,会令老百姓即使口袋里有钱,也不会积极消费。
疫情虽然在中国得到基本控制,但是海外疫情对经济影响严重,对于外向型企业打击较大,也影响了外贸型工厂工人的收入。尤其对于经济最发达的沿海地区,影响较为明显,对于家具企业的销售,也会形成实质性的影响。
因此,今年的家具减量,还要加上疫情造成的心理影响与实际影响。
2020年是一个复杂的年份,但是家具业仍然不缺少增长空间,同时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方向的选择,对于一个企业,比实干更重要。只有方向对了,实干才能取得实效。否则,有可能离目标越来越远。
在艰难的年份,方向选择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市场的容错空间越来越小,市场对于参与者也越来越苛刻。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