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家具科学合理的榫卯结构
苏式家具的榫卯结构,几乎集中国古代榫卯之大成。它们根据家具不同的部位,结合不同的部件,构造出各式各样合理规范的接合方式。无论是薄似纸板的木片,还是粗大半尺之余的腿料,经过工匠的精心设计和制作,都能产生出完美而坚牢的构合效果。明清家具不用一只铁钉加固,已成为世界家具史上最受尊崇的工艺发明之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苏式家具中常在一些主要结构件的接合处,采用钻空后穿插竹钉的做法。这种做法在民间较早的一些遗物上尤能见到。匠师称它为“锁钉”,是为了防止年长日久出现脱榫。这与使用铁钉将家具两部分构合起来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榫卯的构造各式各样,有明榫(出榫)、暗榫(半榫)、长短榫、夹头榫、插肩榫、棕角榫、格角榫、格肩榫、套榫(闷榫)、燕尾榫、穿带榫、双夹榫、楔钉榫等。对各种不同的榫卯构造较早进行发掘、总结的是杨耀先生,他绘制的三十三种榫卯构造示意图,不仅精美,而且比例正确,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以后虽然有人在这基础上又有补充或增添,但其中有的因缺乏实际知识和制图水平,出现不少错误。当然,尚有一些榫卯构造未被发现和认识,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掘、整理。这里结合苏式家具,作些介绍和补充说明。
案形脚足与面框的结合,一般以为仅有夹头榫和插肩榫两种构造。其实,还有一种突出且较为原始的平肩棒。这种构造之所以不被人们注意,恐怕有两个原因,一是北方所见实物甚少,二是常见到的实例制作年代较晚。这一构造应该是较早被应用的一种基本方式。然而有人却认为其“无处可归属”,只好将它说成是一种插肩榫的变体,并认为“此种造法,在牙头之下必然要出现一条横缝,即牙头下落与腿足相接着的那条缝隙。由于这条缝隙,正在看面,不甚美观,因而此种造法,未能推广”。事实恰恰相反,在苏式家具中,这种结构是十分普遍的做法,它最大的好处是牙板与牙头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平面,中间不受立柱腿足的影响,无论是线脚加工或施以雕刻、镶嵌都比较方便,可以设计十分完美的花纹图案。有些牙头外形变化为如意头之类的,民间俗称“元宝肩”。可见,对明清家具榫卯构造的认识,应该着眼于使用合理和外形变化的创造性,从实用与审美的不同功能意义中寻求它的本质内容,而不能以想当然和个人的好恶加以论定和猜测,将优点视为缺陷。
我们不能说经百年孕育产生发展的各种工艺手法都是完美的,但它们确实都是匠师们长期实践创造的结果,蕴含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即使是一个细小的形体结构方式,也常常事出有因。今天我们已无法听到古人对这些做法的直接传授,但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妄加斥贬,我们需要的是求实的精神和虚心的态度。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工艺结构,就是明代有束腰的椅子。椅子座面与椅子后足的接合榫卯,不仅复杂,而且相当巧妙。这一结构我们可以将宋代椅子中较为原始的做法与明清时期的工艺水平加以历史的考察,前者还仅仅停留在结构功能的过程阶段,只有到了明清大量生产有束腰椅子,它才日臻完善完美。明代有束腰的扶手椅,已是椅子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有人将这种椅子说成是中国明清家具中不足取的结构和形制,甚至把它排斥在外,只讲无束腰椅子,而对有束腰的椅子,认为如果“有了束腰,便会影响从中穿过(指腿足),上下只好两木分做”,是一种“不合理”的做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偏见,是把木工工艺中最复杂,在构造上最显成就的地方人为地抛弃掉了,把精华看成了糟粕。事实上,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明代与清初的有束腰的扶手椅不在少数,不仅仅只有那件“紫檀木带托泥的圈椅”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入清以后,这种形制的椅子更成为一种主要产品,已可以作为我们全面认识的事实依据。从这种工艺制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椅子在世界家具史上独树一帜的显赫地位。现在许多地区和国家的人对中国传统椅子的手工艺制作非常赞美和欢迎,其中不少是对设计周详,富有高度科学价值的榫卯工艺的兴趣。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