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木工厂的管理者要为绩效负责,围绕这个目的,管理者就要处理好团队中存在的矛盾,避开一些坑。外来的和尚就好念经吗?管理要面面俱到吗?为什么很多动作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呢……如果你是管理者,该如何在这些矛盾中做出最佳选择?
管理时刻处在矛盾中,放任自由,企业要关门;严格管理,员工要走人。提高工资让成本上升,不增加收入,员工缺乏积极性……凡此种种,使管理左右为难。优秀的管理者就是要善于在矛盾中做好管理,学会“戴着镣铐跳舞”。
1、帮人与管人的矛盾
针对时下员工难管、不服管,管理都要从单纯的“管”转变为有效的“帮”。推行一个正确的管理制度,遇到了对立、对抗,恰恰证明制度的执行不在对错上。“对的就没有理由对抗”的观点是对管理的误解。
管理要从“对别人有没有用而不是对不对”出发,从帮人出发做管理。调研某企业发现,员工流失率高并非待遇问题,而是“干群关系”特别差,尤其是基层管理人员作风粗暴,处事不公,对下属只下命令不帮助解决问题所致。
企业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资源,不管是人力资源还是财力资源。但这个资源有内外之别。很多人特别是老板喜欢向外求,认为下属素质低、能力差,千方百计招人、挖人。结果,人才换了无数,企业仍然是一团糟。
做管理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是:不换人,但是要改人。要树立一个概念: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按要求做的员工。
企业有具体的做事方法,但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或者模式。体系不是文件,文件用来看,体系是用来做。所谓体系(模式),是一系列有效动作的组合。一系列,指的是持续改善。当我们做攻关时,就是在一个点上聚焦。做什么事都要聚焦、专注。真正有效的管理是宁少勿多。
在抓点抓出成效的同时,要对它进行总结、归纳,然后整理成文件,就形成有效的体系。基本思路是:先动作,后卡片,再文件。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表单,它是和动作同时推下去的。
很多企业在做“动作”,但就是没力度。广东有句俗语:力不到不为财。力度不是爆发力,而是耐力。企业开始做个动作轰轰烈烈,全厂沸腾,三天没到就悄无声息了。耐力来自于频率,来自频繁重复,管理要做周期性运动。
做计划物控的人都知道,订单评审、交期分解、月、周、日计划,做好了试图一成不变地推行下去是不现实的,因为物料、设备、人员等经常变化。怎么办?频繁调整:你天天变,我天天调。不要相信一次动作就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管理就是频繁应变,频繁调整,频繁产生力量。
现在做管理,思路都有,就是没效果。问题出在哪里?没有结案。做事情结案很重要。结案就是总结,是好是坏给个说法。
怎么关注效果?对数据变化给予关注。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数据化的目标。无论产量、人均产值、合格率、损耗率,都要有明确的数据指标。
不要一下子把目标定很高,要一步步来。定了目标就要频繁检查,达成了奖励,否则处罚。
要阶段性地设一些子目标,分段激励。最重要的是要分析没有达到目标的原因,因为对它的分析将成为下一步的切入点。结案非常重要,佛家曰“了了分明”,就是明明白白。
很多管理动作简单有效就在于它的要领把握得好,复杂的事情抓住要领做,就会做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