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势持续,人造板行业如何
受中美贸易战、楼市遇冷、国内居民消费能力下降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国板材行业自从五月份开始,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0%以上,好质量、低价格的板材也难以找到客户,行情久久没能好转。从五月份到现在,行情已经“慢了”两个月,交易疲软,库存压力大,下游需求有限,走货严重承压,有专业人士分析,这种行情可能会持续到过年。
2018年,国际贸易摩擦不断, 特别是中美贸易战涉及所有人造板产品以及家具、地板、木门等下游木制品,对我国人造板进出口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日渐稀缺,环境压力日渐增大,各国对于森林资源的使用也因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相关法律和公众诉求而减少,间接导致了人造板产业的发展逐渐转向更具高附加值的刨花板和纤维板,未来人造板的需求和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当下,面对持续的颓势,如何“突出重围”,在夹缝中求生存呢?木材圈专家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上下功夫,或许会打开新的局面。
1.把握“一带一路”的大环境政策。
识别“一带一路”国家的人造板生产要素,出口与投资双管齐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独联体国家、南亚及东南亚国家的森林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都相对丰裕,鼓励林业企业发挥技术和资金的优势进入各个国家中开发森林资源实现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减少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实现产能合作。
2.加大研究投入,全方位投入。
针对需求规模提高产量,针对需求差异提高产品质量及产品种类,增加对工业原料林的培育以保证扩大生产规模时有稳定的原材料的供给,加大对人造板产业的科研投入,改进人造板的生产技术。
除此之外,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语言及宗教信仰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向各国出口人造板时应充分考虑各因素,如阿拉伯国家更为偏好三原色、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则对黄颜色反感等。从而形成自身独有的竞争优势。
3.扩大人造板产业的比较优势。
虽然港口不是国际贸易提供便利的唯一方式,铁路货运不是人造板产业的主要推动因素;充分利用各国有利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对自由竞争贸易的保护,不仅能够缩短国际贸易的时间周期,还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品的比较优势,人造板产业走出国门参与各国的自由竞争市场能够推动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改善经营效率。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随着森林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强,人造板市场潜力无限。当下,把握时机,审时度势,不断改革创新。人造板行业进入4.0时代,指日可待。(来源:木材圈)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