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邦股份营收10.42亿元
8月27日晚间消息,志邦股份发布了2018年中报:其中,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10.42亿元,同比增长25.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5亿元,同比增长47.53%。
从去年上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对比来看,营收和净利润都在保持着平稳的增速,虽然营收增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对于橱柜为主要营收构成的志邦股份而言,受制于橱柜行业终端销售趋于饱和,整体增速下行的趋势,增长速度出现下滑在所难免。换言之,在整体增速并不尽如人意的前提下,能保持营收在25%以上的增速,志邦股份的业绩表现值得肯定。
志邦厨柜成立于1998年,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整体厨柜业务,是中国橱柜行业的早期开拓者,从厨房定制向大定制转变,加快推进厨柜、衣柜、木门的全品类、品牌布局。近几年,通过“大定制”发展战略,已形成“志邦”、“法兰菲”、“IK”等众多品牌,销售渠道分为加盟、直营以及国内外大宗业务。
从志邦股份披露的年中报来看,数据量相对较少,亿欧家居根据披露情况对上半年志邦股份的情况做出了一些分析:
橱柜业务发展遇瓶颈,大定制发展格局初定
由于定制家具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是否拥有优质、高效的销售渠道也成为定制家具企业能否在行业内成功立足的重要因素。志邦股份的销售渠道以加盟为主,直营为辅,同时大力开展国内外大宗业务。截止2018年6月30日,公司零售渠道网络遍布全国,经销商合计1553家,店面1891家。其中,整体厨柜经销商1143家,店面1385家;定制衣柜经销商410家,店面506家,初步形成“大定制”发展格局。
上半年,橱柜门店的增幅明显减少,相对来说,衣柜门店的增幅较大,但同比2017年下半年,橱柜、衣柜的整体增幅均有所放缓。单独看橱柜门店,2018上半年,仅增长了50家,但上半年招商中心新招加盟商厨柜有155家,这组数据说明,橱柜门店的增速降低不仅仅是因为新开门店数量低,更重要的原因是,志邦股份的原有门店很大程度上出现了关停,经销商流失。
经销商模式作为志邦股份的主要收入构成来源,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不利于志邦股份的经营发展。所以未来,除了依靠定制衣柜等其他品类进行线下渠道的拓展,打开橱柜瓶颈的局面,对于经销商的维护也成为志邦股份的必由之路。
这可能与志邦股份直营模式作为开端的基因有些关系,实际上,志邦股份是在2013年才做出了销售渠道的改变,这一年,志邦股份将北京、上海、重庆、武汉、南京五家直营子公司股权对外转让变为经销商,正式开始了经销商模式的大范围推广。
投资澳洲IJF,国际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志邦股份另外一个渠道变革的特征则是在海外业务上,2015年专门成立外贸部,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拓展海外市场。
在今年上半年,志邦股份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也没有停歇,较大的事情是投资了澳洲 IJF,以667.40万澳元,收购了其47%的股份。据了解,IJF主营厨柜、卫浴、衣柜等木质产品,是澳洲领先的家具和装配承包商,专注于公寓、医院、办公室和酒店项目,服务范围涵盖项目设计和装配采购等,对成本、时间、范围和质量的管控成熟,供应链管理能力优异。
另外,IJF在澳洲厨柜行业具有54年的项目管理经验,与当地大型上市房企及总承包商有多年的良好合作关系,具有较高的客户满意度。通过此次投资,借助IJF公司在海外市场多年的深耕细作,志邦将进一步提高海外市场占有率,提升志邦国际品牌影响力。
除了澳洲市场外,志邦股份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和纽约市场的也取得了进展。报告期内,志邦股份的国内业务实现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47%;国际业务实现收入0.4亿元,同比增长64%。
品类延伸,志邦木门初见成效
在木门的品类拓展上,志邦股份没有采用新的品牌名称,而是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打法,沿用了“志邦”的品牌名称,志邦木门在项目启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实现了首批研发产品与一期工厂建设项目的完成,首个终端标准形象店面的建成落地,并快速向全国加盟商推广传播产品和品牌,仅上海和广州两场展会取得意向加盟商100余家。
从厨房定制向大定制的转变,志邦股份在今年显然加快了推进厨柜、衣柜、木门的全品类布局的步伐,除了瞄准客单价提升带来的业绩增长,以防被落在趋势的后面恐怕也是志邦股份在紧追不舍的原因之一。
虽然志邦股份还没有提到过多关于整装的布局,但作为上半年最火热的热词之一,相信志邦股份也不会错过这个热点,毕竟在全屋定制的热潮之下,志邦股份也趁势入局了。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