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2.5亿元,慕思这把值不值?
斥资2.5亿元,慕思收购海外资产之举迅速猛烈。
2024年第二、三季度,慕思股份营收净利润均出现下跌,且跌幅扩大,面临的挑战并不小。
此次收购如若成功,高价收购也将面临投入产出比的考验,而这能否为慕思股份海外业务带来新的增长动力,仍需时间观察。
12月17日晚,慕思股份发布了收购境外资产的公告。 公告指出,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慕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及慕思寝具(香港)有限公司以现金2.48亿元人民币(约合4,600万新加坡币)分别收购新加坡Mattress International Pte.Ltd.(MIPL)100%股权,以及印度尼西亚PT.Tai Cheng Development的特定资产。 并签署相关协议的公告
具体而言,慕思国际拟收购NgWeiTong与AngOhChuek夫妇所持有的MIPL公司100%股权,股权收购对价2232万新币; 慕思国际、慕思香港拟于印尼新设子公司,并通过该公司向交易对方间接持有100%股权的印尼PTTC公司收购目标资产,交易对价2368万新币。 慕思股份上述收购金额折算成人民币约2.48亿元。 此次收购的目标之一MIPL公司,是一家新加坡知名的软体家具企业,主要销售寝具、沙发等家居用品。 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MIPL公司营收分别为1849.34万新币、1166.66万新币,净利润分别为36.79万新币、5.2万新币,净利率分别为1.99%、0.45%。 另一家收购目标PTTC公司,拥有印尼巴淡岛的生产基地,主要为MIPL公司生产寝具、沙发等家居用品。 截至9月末,PTTC公司存货和非流动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08.78万新币,估值1497.47万新币,房屋建筑类采用重置成本估值为1118.85万新币。 可见,这两家公司涵盖了从品牌到生产的全链条,借助MIPL在新加坡及印尼的品牌积淀与营销渠道,或将助力慕思开拓东南亚市场,提升慕思产品的海外市场占有率。
收购新加坡与印尼两地企业的背后,是慕思出海的决心。
在国际上不断攻城拔寨,慕思的意图很清晰:根据发展战略及经营目标,完善海外生产基地布局,拓宽海外销售渠道,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核心竞争力。 慕思也表示,随着供应链体系的完善,中国市场已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慕思将更有实力开拓国际市场。 然而,收购之路并非坦途,慕思要面临的问题也很明显:此次交易可能面临延期、变更或终止的风险。即便顺利完成,高昂的收购成本也将对投入产出比构成考验。 交易的最终落实尚需获得境内外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批准、备案及登记,这些程序的完成时间与结果均存在不确定性。对当地品牌和生产基地的收购,也对慕思的海外整合与运营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收购需要付出真金白银的巨额资金,因此企业需要评判自己的运营能力是否拥有与之匹配的资源,尤其是不同品牌之间的整合能力。 家居企业海外并购本就是“得与失”的权衡过程。但可以肯定的是,开拓海外市场已然成为慕思寻求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2021至2023年,慕思股份营收分别为64.81亿元、58.13亿元、55.79亿元,2022年、2023年营收连续两年出现下滑,降幅分别为10.31%、4.03%。 2024年前三季度,慕思股份实现收入38.78亿元,同比增长1.9%。各个季度营收分别为12.01亿元、14.28亿元、12.49亿元。其中,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5.5%,后两个季度分别下滑0.99%、11.19%。 同期,慕思股份净利润为5.22亿元,同比增长0.76%。其中,各个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2.32亿元、1.49亿元,第一季度同比增长39.48%,后两个季度同比分别下滑8.86%、8.29%。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4年营收净利润连续两个季度下滑,且降幅有所扩大,慕思股份面临的挑战显而易见。 有分析认为,若此次收购顺利,交易最晚或将于明年三季度前后完成,有望为慕思股份明年三季度前后的的营收净利润带来正面影响,但同时负债也会相应增长。 在家居行业,海外并购并非新鲜事。 自2018年以来,多家头部家居上市公司启动海外并购,如索菲亚收购法国司米橱柜、欧派家居收购意大利家具制造商FORMER、美克家居收购海外家具制造商M.U.S.T.公司、曲美家居收购挪威Ekornes公司等。这些并购有的助力企业海外营收攀升,拓宽市场版图;有的则面临“并购后遗症”,忙于解决昔日并购债务。 并购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促成双赢,也可能沦为双输。慕思此次收购海外企业,究竟是好还是坏,仍需时间验证。 可以预见的是,只要存在盈利机遇,并购的故事仍将持续上演。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