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林朋:不躺平意味着要直面深渊

10-31 21:54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超过半个世纪过去了,世界科技仍在爱因斯坦的凝视之下,亦如2011年经济学家泰勒·柯文在《大停滞》中所言,人们现阶段好像已经摘完所有低垂的果实。


这段看似躺平的论述不单单关乎于对人类科技发展速度的悲观,同时它也将注定反映在经济层面。


惯于倚仗于科技突破的人类生产力似乎永远无法摆脱来自凯恩斯温和通胀主义的束缚;同理,中国市场发展的趋势同样也始终摆脱不了来自上层建筑的影响。


十一前夕,在短短5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高举高打从2700点左右一举突破3300关口,似乎正在向世人宣告中国股市包括港股在内自此已步入“技术型”牛市。


这次牛市与其说是技术型牛市或许不如说是政策型牛市来得更加贴切,因为井喷般暴涨的迹象表明,它已经完全脱离了如公司财务状况或宏观经济数据等基本面因素的支撑,更多地衍变为一种人们对于信心与情绪的狂热与宣泄。


“繁花”过后,一地鸡毛的终局,从郁金香绽放的那个时代开始就已向我们揭示了但凡世界中能够驾驭理性且战胜欲望的群体终究只是少数,而真理往往也相应成为少数人才具有的独特嗓音。


纵观这份少数派的报告,我们可以从中洞悉到一股人类进化至今一脉相承的精神火种,那便是虽然成功者的路径不尽相同,但他们却共奉一个闪耀着人类光辉的信条,那便是无论外界因素如何变化,也绝不沉沦于躺平的温床。


不躺平意味着要直面深渊

躺平可能是一个人对于无法改变现状,因而在内心中最绝望的呐喊,因此但凡对有过游历深渊经历的人而言,“躺平”绝非毫无顾忌、有恃无恐的轻率之词。


但一种现象是,当喊躺平的人多了,好似狼来了的效应。因此,那些主张不躺平的人就看似有些不大不合群。


但殊不知,在他们内心深处,不躺平实则为一种游历过深渊过后的必然驱使,这不仅关乎于心理层面,更是一种生理上的本能反应。


“两脚踏出来时路,一肩担尽古今愁”,曾几何时在那个市场经济野蛮增长的年代,汪林朋自己也曾因跌入投资多元化陷阱陷入苦战。疫情之时,在所有行业都陷入停滞的时刻,居然之家面临绝境,却依然奇迹般地完成了对赌协议。在非常庆幸自己和居然之家能跨越坎坷的同时,汪林朋坦言自己保持住了乐观的心态。


熟知老汪的人都了解,精力充沛的他罕有展现消极情绪的时候。因为作为领导者,他深知自己不能传递负面能量,这对合作伙伴和员工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严峻市场的环境下,领导者必须为合作伙伴和员工注入信心。


“苦可受、不可赞”,或许这便是企业家在成功背后虽然往往伴随着诸多的精彩故事,却少有愿意分享中间的辛酸与苦辣,因为即便是为之动容的感动,所倾斜而下的泪水也等同于对过去凝结成冰的记忆宣告妥协。


尽管满足了他人的情绪价值,但栏目中的汪林朋显然是一位不愿被社会的世俗观念所裹挟,不愿在迷茫的声音中随波逐流,更不愿让“躺平”成为自己逃避责任借口的人,只因为彼时当他矗立在自己人生十字路口的时刻,可能早已逆鳞般地镌刻下了专属于自己的座右铭,然后踏上了一条在外人眼中不曾认知的道路。


他深知,每一次的努力和坚持,都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对自我价值的一次诠释。他笃定,只有爱拼才会赢,这并非要刻意为之贴上何种标签,而只关乎大道至简,天道酬勤。


特别是当自己的信念得到现实的印证后,相比成功或失败,他或许更加忌惮的是自己的固步自封与无以为继,或是脱离时代。


因此,在每一次寻求创新与变通的蜕变中,介乎于心底间的蹉跎与失败或许在他看来就像那条以往走过的路,看似陌生,却已经沦为了成功的垫脚石,更为后人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通途。


他不害怕孤独,因为经历的多了,他便感悟到那是通往巅峰的必由之路。他更不羡慕那些选择“躺平”的人,因为他们知道,那种看似安逸的生活,实则是一种对于远虑的误判,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浪费和辜负。


来源:家居人物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

推荐关注

亿博整体木作:南浔整木定制标杆

资讯2025-04-02

艺墅大宅杭派木作:衣帽间的实用美学

资讯2025-04-02

美诺华工程木饰面:工程空间一站式优选

市场一线2025-03-31

美诺华工程木饰面,源头工厂定制

市场一线2025-03-26

选整木上整木网,更多更快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