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装大家居,有可能颠覆传统经销商体系
本文转载自:家居热,作者:胡炼,大材研究作了局部调整。
“整装大家居”是行业趋势,还是伪方向?会对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我先给出结论:
1、从零售端来看,非整装大家居方向不足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2、从供给端来看,整装大家居战略培育出的终端大商,很可能脱离原有企业经销商体系。剩下的中小经销商要么选择和装企同盟,要么离场,用行动加速传统经销商体系的崩塌。
因此,就笔者的观察来看,“整装大家居”让决策者举棋不定的顾虑来自多方面。
一方面,顾虑在于“整装大家居”本身转型的成败或转型快慢对企业的影响。
另一方面,还涉及对管理失控的担忧,一旦颠覆传统经销商体系,那么生产商将沦为终端大商供应链上的一环而已,多年在握的主动权将从此易位。
整个感觉,一如晚清皇庭,选择改革还是不改革,进退都很难。
首先是市场容量,2024年房地产市场相比2021年最高峰,成交量和成交价双双回落50%以上。
总体趋势上,随着人口红利期消失和城市化进程放缓,整个市场容量还将压缩。靠市场增量、扩大产能来维持发展的企业,将非常难过。
其次是供求变化,供大于求,供应链上的产品不再稀缺,而是海量供给,同质化供给。具备购买力的流量,成了稀缺资源。天平明显向终端倾斜,“有流量者,得天下”。
以供应端为驱动力构建的传统经销商体系,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没办法,时代已经变了。
观察发现,终端出现的变化至少包括:
其一,消费者需求不再是千篇一律,多元化与个性化已是无处不在。不仅区分年龄、区域和阶层、收入等,还要考虑到审美、生活方式、日常爱好等。
其二,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唯有实体店,而是来自线上线下全渠道信息交融,进而构建从认知到消费的通路。
为了承接消费者的各种复杂需求,在不同渠道主动狙击流量,各种品牌不断增加品类、扩大终端团队,并对终端店态实施改造,多措并举。
如此一来,压力首先给到中小经销商,过高的运营成本、较弱的运营能力和较低的获客回报等多种因素叠加,使其在经营过程中如履薄冰,叫苦声此起彼伏。
消费者购买意愿的进一步下降,加之愿意付出的购买成本进一步控制,这类变化有可能成为压垮经销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尤其是整家、整装整合品类经销商,面临的压力或许更大。
可以预见的是,2024年底到2025年,甚至是2026年,一批中小企业受经销商离场而可能陷入困境。
定制家居企业,面临的这种情况或许更加普遍。
换句话说,中腰部生产企业如果为生存而战,绝不能一再盲目跟随一线上市定制企业的发展战略。大厂们的做法与经验可以参考,但一定要量力而行,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为,有所不为。
并非整装大家居不是行业趋势,而是很多人力有不逮。一味整合品类的后果就是,产品线过长,由此带来固定投入加大。
一旦整合能力不足,承受力不够,运营能力跟不上,就可能将把企业拖入泥沼,自有经销商体系反而可能走向崩塌。
具备获客、交付和服务能力的装企,对流量产生了虹吸效应,目前已成为大家居行业终端的重要一极。
上游生产商跟装企的合作方式较多,选择至少有三:
1、和装企合作,给装企渠道以专供款。
如此做法,势必构成“一城多商”,当地经销商和装企同城PK。对此,装企不满意的地方在于,经销商权限高和销量低。
随着装企话语权的增加,工厂就不得不调整政策,之前的装企,扮演经销商体系之外的备选项,而以后,就可能逐步加大权重。
2、促成装企和经销商的合作。
目前的情形是,大部分企业从顶层设计上,更多的是希望经销商和当地装企联盟合作。
传统的经销商体系,因装企这一变量的进入而必须改革,以配合装企需求。随着合作的深入,经销商逐渐沦为装企的供应商和服务商,共同满足消费者需求。
上游生产商对此最大的顾虑是,传统经销商体系的主导权丧失,失去了舒适区。
3、生产商赋能经销商,直接下场做装企。
是否属于一线定制企业应对市场的良策,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这样做的企业还很少,成果不明显。
最后,我强调如下两点:
第一点,有能力转型整装大家居的经销商,往往本身就是优质大商。
一旦向整装大家居转型,其决策、管理、财务和供应链集采等权限,将更为灵活。
长此以往,上游单一品牌生产商或许只能提供少部分品类的产品,其品牌控制力、客单价降低的可能性增大。
第二点,即使欧派,也未能百分之百地掌控“整装大家居” 转型节奏,其他定制企业转型“整装大家居”的决策将更为谨慎(或是为难)。
不过,总体而言,传统经销商体系已经松动,变化已经发生。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