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有人谈家装运营的核心竞争力,今天我也来谈谈这个话题。更多的人认为是流量。流量为王,有了流量,就有了家装公司的发展。这个观点对吗?好像逻辑上不存在问题。我们看到的现实情况也基本如此。没有流量,家装公司连生存都难说,还谈什么发展呢?不过,这个观点虽然流行,但是却经不起历史的考验。我们曾经目睹多少装企在成功获得流量后却轰然倒塌。同时,强调流量为王也政治不正确。因为流量本质上是不创造用户价值的。流量是家装核心竞争力的观点,似乎也更加坐实了家装公司的本质就是营销皮包公司的传言。当然,不在少数的人,特别是头部装企,都认为服务才是家装运营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因为这些装企正是凭借着比其他装企更好的设计和施工交付服务,才赢得了今天的行业地位;二是因为这些装企通过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其他企业失败的教训深知,当装企突破流量的障碍后,如要维持一定规模的家装运营,必须狠抓施工交付服务,否则将前功尽弃。现如今,又流行一种新的观点:家装核心竞争力包含零售与服务两个方面。很显然,这种观点与“核心竞争力”这个概念似乎是有矛盾的:既是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聚焦,必须舍二为一。请问“零售”与“服务”哪个又是核心竞争力中的核心呢?所谓家装核心竞争力包含“零售”与“服务”两个方面,一方面显示出对家装理解的进步,另一方面却又是对整装发展认识的错误。对家装理解的进步,表现在突破了传统家装半包的概念,认识到家装运营必须包含家装材料的运营;对整装发展认识的错误,则是指把整装运营的产品化理解为由家装公司来经营家装材料的零售。于是,“家装新零售”和“家装卖场化”的错误观点也就流行开来。我把整装运营总结为九个字:有流量、产品化、能交付。其中“有流量”和“能交付”是家装运营的共同项,而“产品化”才是整装运营的核心内容。虽然当前以“家装套餐”为主要形式的整装运营尚属于整装的初级阶段,却已经显示出非凡的市场竞争力。近些年来,各地家装市场都出现异军突起的家装“黑马”,几乎无一例外都采用了整装运营模式。这充分证明了家装产品化的市场竞争力。我们都知道整装运营是家装发展趋势。但是等谈到家装核心竞争力时,我们却又把整装运营中的“产品化”忘在脑后。为什么整装运营做着做着就回过去做“个性化整装”或“家装新零售”了呢?这是因为我们对整装的认识还存在严重的错误,比如说认为整装只是为了满足年轻家装消费者的需求,或是满足家装刚性需求。更重要的是,家装产品化的发展,还需要更多市场发展在供需两方面的磨合。所以当我们在“家装套餐”形式的整装发展遇到困难时,因为业务发展的制约,我们又开始不得不做起了个性化整装或者家装新零售。家装运营的核心竞争力是家装产品化。家装产品化将改变传统个性化家装存在的各种弊端,因而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运营效率。对家装产品化,肯定会有这样的质疑:标准化的整装产品怎么才能满足家装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呢?答案是:针对目标家装消费者的相同或相似个性化需求,开发具有较强个性特征的标准化家装产品。也就是说,标准化的整装产品与目标家装消费者有着共同(或相似的)个性特征。整装运营是家装产品化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持久进化的过程,很多有关家装产品化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待我们去探索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