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围堵之下,中国品牌要不要出海?
最近,我参与了科特勒·新加坡[数智时代企业出海战略/Gair大会]研学营,跟随中国企业家代表团来到新加坡。
参观了Google亚太总部、阿里云(蚂蚁)东南亚总部、德国莱茵认证TÜV东南亚总部、毕马威东南亚总部,收获良多。
新加坡越来越“热”了,不但吸引着急于出海的中国品牌和富豪,而且日本、中东、印度、澳洲等国家企业也纷纷过来考察。俨然,这个500万人口的城市国家已经成为东西方交汇的枢纽,成为中国品牌海外拓展的第一站。
中国品牌要不要国际化?从中国制造业的规模来看,要,因为它已严重过剩;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历史规律来看,要,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兴盛,企业品牌的全球化也势在必行、势所必然。
可惜的是,中国品牌已经失去了最佳的10年。在过去的十年中,他们原本可以随着国家的足迹迅速将品牌推向全球,但大部分品牌还是偏安于中国大市场,鸵鸟主义。
现在的国际形势剧变,主要是世界贸易的WTO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全球化的发动机有熄火的迹象:中美日益撕裂,国际政治严重干扰经济;全球经济正在陷入低速增长……很多人看来,这个时候再谈出海似乎不是个好时机。
再加上:中国国内的经济一枝独秀,前景令世界垂涎:这个正在形成的世界第一大单一消费市场政治相当稳定,市场容量巨大,高端市场蓬勃……我们老是谈“卷”,其实相比欧洲、日本、韩国,甚至美国,我们“卷”的程度绝对比他们低多了。
这个时候,为什么还要出海?
从国家层面讲,就是为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寻找世界市场;从企业角度讲,那就复杂多了:仅仅将产品销售去,肯定会遇到各种政策抵制;将工厂和运营搬出去,会遇到复杂的管理运营问题;塑造品牌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但它的挑战性更大更强,因为他必须要与不同国家的、不同语言文化的、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进行直接沟通——这对本来就没有多少品牌经营能力的中国企业无疑是巨大的全方位挑战。
不过,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多少捷径,而且即使有捷径,也很难到达卓越伟大之途。对于优秀的企业家而言,问题和挑战都是用来解决的,艰难和险阻也是用来跨越的。
成功从来不是一条直线。经历40余年快速发展的中国品牌必须走出去,这是他们的历史责任,也是现实选择。
中国企业要想高质量的发展,要提升三大核心能力:一是技术能力,二是品牌能力,三是全球化品牌经营能力。这三种能力每一项都不能轻而易举的获得,而且难度一个比一个高。
难度再大也必须跨越,这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展开的新攀登,是政府全面主导和推动下的高质量发展的升级。
事实证明,仅靠企业自主性无法实现主动创新,中国庞大的市场会让其形成巨大的依赖和惰性,社会也没有足够的制衡力量能够让其不断的自我创新。但凡有一点机会,那些巨无霸企业也会和老百姓争夺超市、菜市场之类的空间。
那么,回到本文最初的话题,中国品牌要不要国际化?当然要,相比10年前困难当然大了很多,但是我们的技术能力、企业实力大了许多,自信心更是大幅度提升。
大型、一线品牌应该成为这一轮全球化的排头兵,他们有实力,有品牌建设经验和国际化基础,不能再偏安于中国市场当鸵鸟了,必须义无反顾地走出去。像茅台、美的、蒙牛、伊利、腾讯、阿里、安踏、格力等这些几百亿、千亿级别的企业应该在全球化道路上战略布局、坚定推进,向领先者华为、小米、海尔、TCL和联想等学习。
技术类、创新类的企业可以成为新一轮的排头兵。新的创业者天生具有国际化视野,没有太多的传统负累,反而可以借助技术的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在资本的助力下快速走向全球。事实证明,这类企业具有弯道超越西方强大品牌的能力,大疆无人机、石头扫地机器人、仰望就是这样的例子。我在新加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一场分主题论坛当中也讲到,技术“跃迁”可能带来中国高端品牌的世界“革命”。
产品力成为中国企业突破西方品牌屏障的强大武器。美国“消费者新闻和商业频道”网站的一篇文章,也佐证了我的观点。该文指出:“中国客户的购车动机开始从对品牌价值的青睐转向对技术含量的认可”。一个汽车咨询公司贝里尔斯说:“购买德国豪车的主要动机是出于对品牌的喜爱,购买中国高档车则是对产品本身的认可”。
产品是品牌,包括高端品牌的强大底座,更是品牌力的重要来源。它可以打破时间、历史、文化等等构成的认知屏障,直接击中消费者的心灵。
在这方面,由于中国举国上下对技术观念的革新和巨大的投入,中国正处于技术大爆发的前夜。用这些技术和创新武装起来的中国品牌,可以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有作为。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