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行业再掀波澜!恒大今日正式复牌!碧桂园为保交楼12.9亿出售"百亿楼盘"股权

今年房地产形势低迷,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房地产市场销售未能反转,并无明显改善。近日,行业头部企业中国恒大及碧桂园再出重磅消息,引发社会关注!
1恒大最新公告拟将于今日(周一)正式复牌
停牌“钉子户”中国恒大,终于在“摘牌”倒计时阶段迎来转机。
8月25日晚间,中国恒大公告,已经完成港交所相关复牌指引要求,已向港交所申请8月28日上午9时正起恢复买卖本公司股份。
如果中国恒大今日正式复牌,这意味着,恒大系三家上市公司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和恒大汽车全部实现顺利复牌。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恒大复牌解决了被“摘牌”的风险,初步获得港交所对其复牌的努力的认可,有利于恒大恢复H股融资渠道和后续稳健经营以及保交楼等工作,对于解决类似问题的房企值得学习和借鉴。
回溯过往,中国恒大在2022年3月21日开始停牌,到当前已经停牌超过17个月,按照港交所的规定,若停牌18个月至2023年9月21日,中国恒大将面临“摘牌”的风险。如今中国恒大在最后关头实现了复牌,解除了退市摘牌的风险。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中国恒大复牌后,对于其恢复H股融资渠道、稳健经营、保交楼等工作都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严跃进还表示,下半年依然是防范化解房企金融风险的关键阶段,对于恒大的各类问题需要反思,同时对于其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式和流程也要学习和借鉴。
实际上,今年以来,中国恒大在恢复复牌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
就在8月21日,中国恒大发布《内控评估及对前任审计师提出的某些问题检讨的主要结果》。此次公告实际上是恒大应对长时间停牌的应对动作,对内部问题进行主动检讨和整改,以争取在最终期限内积极复牌。
因此,中国恒大在8月21日发布相关内控评估报告,恒大董事会在报告中还表示,恒大集团已提升内控体系及流程,并足以根据上市规则履行本公司责任并保障本公司之权益。
除了递交内控评估报告,中国恒大还在今年7月密集补发了2021年以来的三份财报,并在近期积极应用美国破产保护法,解决境外债务等问题。
根据今年7月中国恒大发布的2021年报和2022年报,2022年实现收入2301亿元,2022年净亏损1258亿元,叠加2021年净亏损6862亿元后,近两年合计亏损达到8120亿元,截至2022年末,负债总额2.44万亿元。
中国恒大停牌前市值218亿港元,复牌将会如何表现?参考此前恒大系股票恒大汽车和恒大物业,可能少不了大幅震荡甚至下跌。截至目前,恒大汽车和恒大物业的市值分别为140亿港元和74.6亿港元。
8月25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将拥有的广州亚运城项目26.67%股权出售给中海,总代价约12.915亿元。
中海原本已持有联营公司73.33%股权,待本次收购碧桂园股份后,其将成为100%持股股东。
出售所得款拟用于保交楼。
根据出售协议,碧桂园出售联营公司销售股权(相当于联营公司的26.67%股权)及相关实质权益(包括但不限卖方应享有的联营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权益未分配利润及权益盈余公积合计约人民币2.377亿元,及联营公司自2023年6月30日至完成日基于销售股权的任何盈利或亏损)。
完成后,卖方应付联营公司的金额约为人民币5.412亿元的债务由买方承担。出售事项完成后,碧桂园将不再于联营公司拥有任何权益。
据公告显示,联营公司持有广州世佳100%股权,其主要资产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广州亚运城,是一座名为广州亚运城的商住混合式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为585万平方米,地盘面积约为252.1万平方米。
于8月25日,该项目约505.56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已开发为住宅及商业单位以及停车场(最终数据以政府相关部门批准的竣备证为准)。余下79.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仍在施工中,有关建设预期将于2025年底竣工。
碧桂园表示,集团正积极化解阶段性流动压力。由于集团仅于联营公司持有少数权益,公司认为进行出售事项及变现销售股权价值将对碧桂园有利。出售事项所得款项目前主要拟用于集团保交楼等项目建设开支。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