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有何理由抱怨或嘲笑所谓的“卷”呢?
近期,定制家居头部企业掀起了价格战,让一向和谐的行业开始冒出指责声。
这是个我颇为看重的行业,因为其独树一帜的模式、信息与数字化能力,都要比泛家居其他行业显得“先进”。
然而,即使这样的行业也难免陷入价格厮杀,而且由头部企业发起,可见行业卷到了什么程度。
从消费者而言,价格战对其显然有利;从经济学规律而言,价格的下滑是必然之事。从行业而言,面对残酷是生存的自然法则,也是优胜劣汰的必经之途。然而,这么生机勃勃的行业,最近几年竟然频频采取优惠和降价手段——包括整家定制也是如此,却只能说让人叹息了。
我想起上世纪90年代的家电行业,仅仅几年的功夫,几轮价格拼杀下来,行业迅速进入低利润期,行业迅速丧失了想象力和魅力。
价格战,是多么容易的事啊,一招下来,所有人的压力都拆卸掉了。
太容易做的事意味着没有了门槛,即使行业老大又有什么竞争力?
这个时候,我想起方太在上世纪末的坚挺,坚决不打价格战,坚决走高端品牌。这是多么的不易!如同在滚滚向前的人潮中,有人宁可拥抱孤独,也不愿被时代裹挟。想起2006年,被价格战大伤元气的家电业开始涌向“下乡”的政策洪流,以求获得暂时的喘息或利好。海尔却挺身而出,推出了高端品牌卡萨帝。
现在很多人羡慕卡萨帝的现象级成长成就,带来海尔智家的巨大价值增长效应,孰不知,它曾经坐了十年的“冷板凳”——默默发明和创新,忍受世人对其微薄营收的指点与嘲讽。
我不是说,企业一定要做高端品牌,这没有必要,而且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拥挤,它更不符合经济规律。
我是说,企业一定要经营价值。其中,品牌是最具价值,且能防御风险的资产。
企业不能老想着把用户的家里塞满,不能老想着收割顾客的钱包,老想着完成自己的目标。这是本能,是本身,但绝非全部。
看看偌大的恒大成了什么样子?它曾经无限风光,领导人在首富的位置呆了数年。
看看现在小米的雷军说了什么?“进军高端已成其生死之战”!曾经,它的模式在中国风靡一时,在全球风光无两,现在要靠蹭华为的流量吸睛引流。
华为隐身的三年,小米、OPPO和VIVO竟然无法占据流失的高端市场,只能眼睁睁看着苹果大快朵颐。
如今华为回来了,一款低调发售的Mate60Pro就让国内外痴狂。那些看似市场份额不小、实力不弱的国产手机同行们相形见绌。企业价值经营水平的高低立判。
是啊,同样是国产手机,品牌与品牌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为什么华为那么贵,消费者依然趋之若鹜,买不起依然力挺和仰望呢,一些品牌即使便宜,也没有欲望购买呢?
我们都说经济形势不好,收入水平降低了,大家都不想购物了。可当华为手机出来,即使手里的手机工作依然良好,为什么还想换换呢?为什么那么奢侈品品牌频频在中国市场调高售价呢?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这就是高端品牌的魅力。
当然,品牌不是吹出来,不是广告和传播塑造出来的,而是企业“做”出来的。创意和传播再牛也是锦上添花,流量收割更是品牌的天然杀手。像华为,推出超高端品牌“非凡大师”依然供不应求,背后是每年1000多亿的研发、上万手机元器件的自主专利生产,以及在鸿蒙操作系统、AI大数据模型等无数个关键领域上的重大突破。我们喜欢、敬重任正非,不是因为他说的好,思想睿智,而是因为他低调潜行却说到做到。
因此,今天我们所说的“卷”不是因为社会、行业或企业,而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曾是那个随大流者。我们让潮流和别人控制了自己的思想,左右了自己的选择。
这个时代没有病,病的只是洪流中逐波而行的你我——这话很刺耳,但它就是不好听的真相——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曾经很潮的行业会衰落,高速增长的模式一定会消失。是什么让我们傻傻地相信,今天会继续昨天的风光,口袋里的钱不会减只会增长?
现年92岁的菲利浦·科特勒曾长期霸占全球营销管理教材的著者之列,被誉为“营销学之父”,迄今笔耕不辍,不但继续对《营销管理》进行持续修订,以写作、演讲方式活跃在世界营销界。他的弟子、我的朋友——科特勒咨询集团大中华及新加坡总裁曹虎经常拿他的一句话提醒企业家们:“如果五年之内还用老方式做生意,就离关门大吉不远了。”
是的,市场在变,时代大变,世界大变,身处其中的你我有何理由抱怨或嘲笑所谓的“卷”呢?
你我,还有他,我们几乎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今天“卷”的创造者啊。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