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陈设,反映一个人的品味和兴趣,也暗示了其审美的高度。设计也好,随意也罢,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形式,一种场,必然会带出主人的内心和审美。
家是自己的,耳濡目染是最直接的教育,你如何设计和摆放,也代表了自我追求,也会反射自己和影响他人。不要为设计而设计,那样只能是装饰,不会触及心灵,很快便无味,没有嚼头。随意的设计是品质追求,不是随便。自我的随便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内心和心情,以及朋友和家人。家居的旧物,是一段历史,可以对话和交流,让时间凝固,和寂寞说再见。
旧物的摆放不是炫耀,是需要,那怕是一件小瓷器或瓦当,都会引妳入境,联想起伏。旧物如禅,一件好的旧物,如能家居陪伴,既是缘份又是收藏一份心情。遇到不必强留,根据自我能力,过眼即得。其内质是传承和学习,从中体悟,古代工匠和现当代艺术家的心,方能以心会友。有了旧物,便学会安宁。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能品味古今和关照自我。也学会尊重本身的快乐。
家,不必有多大,无须有太多的财富,旧物就是财富和文化的积累,要象宗教一样对待收藏,认真的去学习和研究,那样,每一件旧物,都会打开一片天,掀开一段历史,并从中感受古代艺术和现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体验相同和差异。青铜器、佛造像,陶之拙、瓷之净,鼎炉瓶彝,文房字画……它们组成了中国美术史的皇皇大观。
北宋以降,崇文的风气席卷华夏,升平之世,物质繁华,上自王侯将相,下至文士平民,掀起了一阵摩古之潮流。大宋是讲究审美的国度,人也是自由的,晚明的文人更将这股风气,写成生活的审美指南,于是有了文震亨的《长物志》、袁中郎的《瓶史》、陈继儒的《小窗幽记》……直到今天还成为我们精致生活的情感指归。人之审美通常有两方面:一是欣赏自然之美。其为『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
另一方面则是欣赏造物之美。室充静穆,有造像陶俑之古气,无声色浮华之噪气;案有百器,有笔墨纸砚之雅气,无重彩装饰之俗气;架陈精良,有名籍典册之文气,无市井喧嚣之侩气。
留意于自然与造物之间,身得其所,心得其美,自由而欢畅。
或许有人会说『玩物丧志』,其实不然,它完整的说法其实是『玩物丧志,以其志小』。京城王世襄对此给出了最好的解释:『人生价值不在于据有事物,而在于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为知识……』先人将生活的器用之物,构筑成了对审美的追慕,在实现了古雅的同时,也实现了心灵的自由。君子寓意于物,如嵇康爱琴、陆羽好茶、苏轼癖砚、米芾拜石,皆以自身之性情,完成对美的审视,从而使性灵无所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