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凡向阿里国际下手了
阿里国际站全面开启国家化运营
阿里的海外业务,开始从根源上帮卖家们解决本地化难题。
日前,阿里国际站宣布将全面开启“国家化运营”。
具体来说就是深度研究不同国家市场的特点,上线“国家馆”,帮助国内卖家进行差异化的精准运营,进一步扩大生意增量。
截至目前,东南亚馆和欧洲馆均已上线开始招商,后续还会布局美洲等多个国家的市场。
据悉,此次招商会面向一些内贸商家和工厂。阿里国际站行业及商家业务部负责人秦奋透露:“过去短短两周时间,平台上就已有超5000家工贸型的内贸商家涌入,抢滩东南亚市场。”
秦奋表示,目前开启的国家化策略不仅针对加码东南亚的商家,也将会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适配专注美洲和欧洲等地市场精准运营的商家——比如欧洲馆将主打符合本地资质的商品。
阿里国际站数字外贸半年报显示,2023上半年,在阿里国际站上,海外线上需求同比增长33%;90%行业线上出口快速增长,91%的海外市场线上流量上涨:不仅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继续高速增长,欧美等传统外贸市场也回到了增长轨道。
此次全面开启的国家化运营,也将帮助更多的卖家把握住这次高速增长的机遇。
就在9月12日,阿里巴巴新任CEO吴泳铭在上任三天后发布了全员信。
吴泳铭表示,传统互联网已经严重同质化、并走向存量竞争,未来全球商业新动能是AI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
为此阿里确立了两大战略重心:用户为先、AI驱动。同时还确定了三类加大战略性投入的业务: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全球化的商业网络。
吴泳铭还强调:“阿里不仅自己出海,更要通过构建一张全球化的商业网络,协助更多中国以及全球中小企业在世界拓展商机。”
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作为阿里全球化的重要阵地,继续被寄予厚望。而整体的两大战略重心,也在阿里海外业务上得到了体现。
比如今年8月举行的“2023中小企业数字外贸高峰论坛”现场,阿里巴巴国际站首次全面展示了AI新技术在外贸场景中的应用。
其发布的首个AI外贸产品与数字外贸全链路紧密结合,包含生意助手和OKKI AI两大服务,拥有智能商品发布与管理、市场分析、客户接待、视频聊天实时翻译、企业管理等多项功能,覆盖外贸生意所有环节。
据悉,在AI等新技术的驱动下,中小外贸企业的运营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阿里海外业务也在坚持“用户为先”——比如其正在持续推进的“本地化”战略。
阿里的海外布局起步很早,比如阿里国际站早在1999年就已成立。 但后续阿里在海外的表现并不算特别出彩,尤其是跟国内的淘宝天猫相比。 业内普遍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阿里将淘宝的打法直接搬到了海外,没有做好本地化工作导致水土不服。 2021年底,阿里成立中国数字商业、海外数字商业两个新板块,曾任淘宝天猫总裁的蒋凡被派往掌管海外业务。 接手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后,蒋凡用了半年的时间走访东南亚、欧洲各国市场。 对整体情况有了解后,蒋凡很快意识到了阿里海外业务的症结所在:太依赖经验主义,本地化做得还不够。于是他定下了基调,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 一是人才本地化。 2022年6月,蒋凡任命董铮担任Lazada的集团CEO。公开资料显示,董铮曾先后担任过Lazada泰国、越南CEO,对东南亚市场的商家、消费者、运营等足够熟悉。 此番调整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2022年下半年Lazada在东南亚各国的市场份额出现了显著提升。 还有速卖通也是如此。蒋凡将韩国、西班牙、巴西、法国等国家列为速卖通重点运营的国家,匹配了相应的营销费用和本地化人才编制。 二是服务本地化。 比如速卖通去年年底上线了“全托管”服务,代替商家承担销售和物流工作,降低商家经营成本的同时,也能够向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再加上重点城市的优选仓布局,速卖通大幅提升了履约效率,部分地区消费者可以在3-5天内收到货物,甚至享受包邮、免费退货等服务。 三是营销本地化。 比如在韩国市场,速卖通罕见地请了演员马东锡做代言人。最终效果立竿见影,速卖通在韩国的下载量短时间内实现了集中爆发。 在一系列的本地化战略推动下,阿里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增长强劲。 最新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的一个季度,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41%,增幅最为突出。 其中,阿里国际商业零售业务收入为171.38亿元,同比去年的107.42亿元增长60%;速卖通、Lazada、Trendyol均获得了强劲的增长,订单总量同比增长约25%。 而如今阿里国际站全面开启国家化运营,则是阿里国际商业B2B业务也开始推进本地化的证明。 据了解,不久前阿里国际站已经针对东南亚B2B市场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比如上线更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东南亚国家馆,当地买家将会看到新的阿里国际站网页和APP,语言习惯、交互界面、货品选择、商业模式设计等都更符合当地需求。 今年7月,已成为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的蒋凡,重回阿里合伙人名单。由他推动的阿里海外本地化进程,显然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虽然阿里海外的本地化战略得到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的全球市场都已经意识到了本地化的重要性。
比如亚马逊可以称得上是本地化战略的成功典型。其在全球建立了统一的在线销售平台,同时又深入了解每个国家的消费需求和文化差异。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搜索习惯和评价反馈等,亚马逊不断调整产品推荐、营销策略以及供应链管理,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独特需求;
今年8月,有消息称SHEIN在巴西推出其首个本地生产系列产品,大约有300件商品,涵盖各种风格和趋势,价格从17雷亚尔到190雷亚尔不等。
据悉,这些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让当地消费者非常满意。而这一系列产品的推出,意味着SHEIN在巴西的供应链本地化进程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另外像是同样从国内出海的TikTok,由于本身就具备独特的社群电商、内容电商属性,可以更好地洞察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运用本地化策略满足差异化的需求……
当然,对于所有跨境电商平台而言,克服“水土”问题只是个开始,标志着其核心业务真正走上了正轨。
而想要在一众强敌中脱颖而出,无论是阿里还是TikTok、Temu、Shein等,都需要尽快展现出自己对全球市场的掌控能力——距今只剩两个月的“黑五”“网一”,或许会成为它们的“期末考”,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