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编家具,经过几年前的风潮后,又见回归趋势!

06-09 09:11 1127

导读:藤编家具,经过几年前的风潮后,又见回归趋势!

藤是兼具柔软和固态的家居原料。

为了处理这种难以驯服的原料,
编织成了最好的选择。
因此藤编家具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家具款式,
随着家具样式的不断变化,
以及藤编的工艺的不断完善,
“藤编”及其家具,
经过几年前的风潮后,
又见回归趋势,
如今也正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

01 什么是藤编家具

通俗讲,藤编家具就是选用藤类植物编织的各种藤器家具,以及将藤芯切割为极薄的长条,进行编织后,再与其它构件组成的家具。小时候,常见的藤椅,便属前者工艺。

藤编家具在中国,诞生时间较早,唐宋时期便已普遍应用。如《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罗汉床,其床面极大可能即为藤编材料。

而被西方设计推崇的明式家具,很多凳面椅盘皆为藤编与棕编的结合,行话称“藤编软屉”。

而目前来看,西方较早将藤编用于家具上的产品,是18世纪迈克尔•索奈特(Michael Thonet)的14号椅。同时,由于蒸汽曲木技术的发明,该椅还是世界上第一把工业批量化生产的椅子。

有趣的是,索耐特14号椅在晚清时,就传入我国广东等沿海地区,成为彼时中国人时尚椅。

跨越百余年的时光,人们牢记了索耐特14号椅的曲线,也记住了与之搭配的藤编工艺。时至今天,经典的它,依旧在世界各地生产。

02 藤编家具的流行

传奇十足,堪称起死回生典范的昌迪加尔椅,应该是带动“藤编”在网络社会大火一把的直接案例。

诞生于印度,因昌迪加尔城市规划与兴建的行政配套椅(“议会大厦椅”),在经埃尔·让那雷(Pierre Jeanneret)设计后,曾被弃用多年,甚至当作废旧木料被大量处理。直到2013年左右,这把“遗忘之椅”,突然被众多名流与顶级设计师所推崇,风靡全球。

当然,这股风潮也吹进了国内。

一时间也令昌迪加尔椅,充斥各类偏自然系的设计中。以此为契机,深谙“义乌精神”的中国人,更将该藤编技艺发扬在其它家具领域,且借助某宝某音某书等,成功俘获不少年轻人的心。

03  藤编家具的回归 

藤编家具在跟风一阵后,近段时间再次回归视野。

除了家居环保的重视、主流审美越发对自然系的青睐等因素外,也在于藤编自身的优势与魅力。

目前,国内优质藤料,主要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独特的环境,造就了印度尼西亚藤材的质地牢固、韧性很强的特点。

在使用中,稍加注意,藤编家具往往比皮具、布艺等更加耐用。同时,加之导热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具有冬暖夏凉的体验感。

工艺上看,藤编家具仅制藤一项,就有打藤(去藤上节疤)、拣藤、洗藤、晒藤、拗藤、拉藤(刨藤)、削藤、漂白、编织等上十道工序。此外,在色彩上,除本身的浅黄外,也可加工成白色、象牙色,以及咖啡色等,彰显多变与典雅的属性。

对于厌倦工业化产品,日渐重拾手工温度的都市人,藤编无疑承载更多的人文向往。而在好不容易告别传统红木家具等主导的沉重感后,轻盈玲珑的藤编,无疑赋予了更为轻松与自由的可能。

04 藤编的经典运用

藤编家具的回归,更离不开独特的视觉美。

如流行的“Cane Webbing”八角藤编纹,由其传递的休闲复古、度假惬意等,美不可言。

以原木为骨架支撑,藤编仅作为椅靠背的一部分,属于藤编经典的用法。硬朗稳重的结构,有靠背的弧线表达,也见藤编的剔透呈现,耐品十足。

藤编的透气性,更适合餐边柜、衣柜等定制设计。同时,较为密集的藤笪(音:dá)编织,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防虫、防尘作用。

5 藤编家具的打理 

生活中,面对藤编家具,其实不用小心翼翼。在养护上,藤编家具是比较容易的。

日常的灰尘,只需干抹布除灰即可;时间久了,用软刷、海绵由内向外清理或用吸尘器,基本也能解决积灰;油污、顽垢等,用小苏打、无腐蚀性的清洁剂都可以,干后涂抹点家具保养油即可。

如遇较长时间使用后的凹陷情况(非结构性损坏),也不必担心。用少量盐水弄湿凹陷部分,待晾干后基本也会收缩平整。最后,切忌勿将藤编家具放在火炉或暖气旁,更不要于阳光下直接暴晒。

至于,很多朋友舍不得坐藤编家具的现象,其实恰恰相反。藤编坐具要多用多坐,藤笪相对于原木等,更易伴随时间和使用,起微妙变化。

这层由天然变化带来的光泽、油润美感,即为古玩行当所称的“包浆”。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

推荐关注

2025,跟着整木天团抢订单

行业新闻2025-05-15

在南浔,鉴亿博木作风华

市场一线2025-04-15

艺墅大宅杭派木作:解构室内空间的整木定制之美

市场一线2025-04-14

艺墅大宅杭派木作:整木定制里的匠心细节

市场一线2025-04-10

选整木上整木网,更多更快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