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功夫-传承的不只是工艺
【中华整木网】当我们做木工时,到底在做什么
做木工,我们到底可以带给孩子什么?技艺本身,可增长动手能力,增加生活常识,日后小修小补不求人。如果有更深入的兴趣,生活中能量身设计、亲手实现一件作品,是可以玩一辈子的爱好,甚至成为傍身的职业。这大概是过去学木工的晋级路径。但对现在的孩子呢?
学一项技艺,坚持和提升,真正要吸收的是其中的能力和精神。
浸润着这样的能力和精神成长,或更有能力、有视野和世界有更多样的互动,或更有力量面对变化的未来。
手脑精准合作的能力
第一堂木工的培训课,看似最平常的筷子,在第一次接触到后,依然有点不知所措,从开始选工具、打磨,脑中想象着自己每天都在吃饭用的筷子的形状,每一次细细的打磨,两眼对准水平,都是对一件作品最好的诠释。
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做木工时,需要用双手控制工具,对有一定硬度的木材塑形。不断调整双手的抓握姿势、不同角度的用力,练习小肌肉的精准控制力和协同配合,还有和全身骨骼肌肉的协同合作。
这个过程,是大脑和身体,尤其是脑和手,不断双向交流、互相刺激的过程,它们之间的合作能力是人的元能力,能产生各种应用和发挥,这个能力越高,就像电脑的一种基础配置越高,可以带动越多操作。当基础的形状已经成型,创客的思维加以展现,对作品的创意改造,独一无二的设计无不凸显创客的理念。
空间结构思维
九宫格的制作,画图、想象、推算、测量,都是必须的练习,课本上的公式、计算,也真正地鲜活和有用起来!
抽象的空间几何、物理受力,化身手上一块块木板之间的尺寸、结构,动手思考的过程中,做错再修改的过程中,空间思维越来越明晰。
积极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自信
木工可以做出“有用”的物品,为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真正的木工,要根据实际环境、特别需求,量身定做适合的物品、解决方案。从小学开始,一次次自己动手,做出脑袋中所想的东西,或日常可用的物品、摆件。到初中、高中,可以为自己家里制作尺寸、功能合适的家具,或者和长老、伙伴合作一个稳稳矗立的树屋,以及里面的各色家具。
这样的经验,带来潜移默化的思维和自信——这里有什么需要?现在有什么问题?我有什么想法?我有办法创造更好的方案,解决问题!这就是更好的体现了创客精神!
经历这样的过程,少年们会越来越喜欢突破,也相信努力能够不断进步。这样的习惯和精神,延展到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保持个人潜能发展的成长式思维,从做好木工开始的创客精神,就是勇于实践,乐于实践的精神。
培训接受后,我们的老师也从中感悟到很多知识和道理。
木工的实践,可以支持人应有的动手能力得到发展,练习手的精细动作和力量,协调手、眼、脑的配合,学习工具的应用;
兴趣是灵感的起点,也是创意的来源,和乐高、机器人相比,木工入手似乎更难,没有现成的模块、线路,还需要用力,但却更加具有可塑性,更能够自由实现想法,可以说是“元创作”。
木工是可以终生受益的技能、方法,更有价值的是背后的思维和习惯:
持续的木工创作和实践,会在动手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激发空间思维、设计思考的发展,不断严谨工作的态度,培养追求迭代和更佳设计的惯性。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