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装很美,也很烧钱
整装很美也很烧钱,目前整装企业一边需要不断烧钱去抢夺市场,一边因为错综复杂的非标材料以及施工的非标化,消费者投诉不断,整装公司成为了一个并不专业的“救火员”,还得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同样处于内伤阶段。
当下家居行业最热的词,非“整装”莫属。
全屋定制家居第一梯队里,尚品宅配最早推出“新居整装”,并选择在广东佛山和四川成都试水,收费价格是每平方米1150元,工期60个工作日;欧派随后推出“星居整装”,选择在广州分公司属下的直营店试水,收费价格是每平方米1680元。
这两家在全屋定制家居行业数一数二的“竞争对手”在整装业务的比拼上可谓是“针锋相对”,无论是名字还是试水地点、价格都非常相似。
另外,全屋定制第一梯队的索菲亚也在悄悄尝试整装,并在个别区域小范围试错,因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大张旗鼓对外宣传。
整装很“美”
整装到底有多美,吸引着传统的家装公司、新兴的互联网家装公司和最时尚的全屋定制家居公司,乃至于房地产巨头、建材名企等一窝蜂地涌入?
这是由于消费者对“拎包入住”需求代表未来最大的趋势,而目前在消费者这一块需求的满足上又远远不够。
此外,在整个新零售的消费体验趋势之下,只有整装与一站式、定制化、多品类等新零售特点吻合,有许多提升的空间。
万亿家装市场里面,充斥着太多装修游击队,他们在让消费者体验极差的同时,也让消费者产生了对“正规军”强烈的渴求。
除了市场是一片“蓝海”,整装的客单价也很“美”。
如果说全屋定制的客单价在几万-十几万元不等,那么整装的客单价起步就是10万元以上,对于营业收入的贡献度,整装远大于全屋定制。
此外,整装包括了全屋定制、建材、家纺、家电......谁抢占了整装的入口,谁就拥有了对“家”相关产品的话语权,谁就是新平台的搭建者,剩下的企业就只有坐等被整合,或者玩得再好也只是一个“玩家”。
整装强大的保罗万象的能力,对大家居产业链的重新塑造,让很多产业链上的企业看到了洗牌的可能性,也感受到了危机与机遇。
“我来了,我看到,我征服”,整装很美。有人说,抓住整装就是抓住了未来,就像当年抓住全屋定制就等于抓住未来一样。
整装很“烧钱”
在大自然中,越是美的东西越危险。同理,在商业世界中,前景很美的领域对于开拓者来说,都是布满了荆棘,需要人们前期投入很多。
整装很美,整装也很“烧钱”。最早做整装的“爱空间”成立于2014年,2015年获顺为投资后,打出从毛坯到精装,仅需20天、699每平米令人咋舌的交付时间与价格。
然而真正试水市场后,面对消费者的海量的投诉,交付时间超时自打脸的无奈,在2017年4月23日,爱空间CEO陈炜宣布放弃这两个标签,即日起下线699元/平方米套餐,推出899元/平方米和1200元/平方米两个标准化新品。从699涨价到899,爱空间涨价幅度高达30%;装修工期也从原来宣传的20天变为33天。
数据显示,爱空间A轮获顺为投资六千万,B轮获1.35亿投资,在C轮获国美投资之前的两年里,爱空间已烧去近2亿,为了更大的客户流量,很多互联网家装都是在“赔本赚吆喝”。
另外,自2017年以来,尤其是2018年,很多家装企业资金链断裂,如实创、一号家居网、苹果装饰及其子公司、我爱我家等门店关闭,都在显示整装经营并非如想象的美好。现在还在坚持做整装的企业,大多是获得天使投资、上市融资,或者有主营业务支持,总之是一段时间内不依靠整装生存。
整装公司一开始以低价、透明的形象能形成更好的口碑,积累更多的客户,但低价带来的是低利润,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甚至是负利润经营。初期,在资金链还没有断裂的情况下尚可维持,但一旦资金链断裂,后期又没有资本注入,就很容易消亡。
一名整装公司的合作供应商甚至说:“现在80%的整装,资金链都有问题。大型的整装公司都有跑路的,何况小型的。现在很多企业都掉到坑里去了,收不回钱,市场上只要规模大一些的经销商,多多少少都有在整装公司应收的款项没收回来。”
质量瓶颈难突破
之所以烧钱,源于整装公司打通各环节的困难重重,他们要面对很多的材料商、施工队,很多是他们不熟悉的领域,整个服务的标准和流程都不明晰。其次整装是一个系统工程,工期很长,各个环节都需要投入,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做到统一配送材料,自己培养一批工人,或者自己养一批项目经理。
很多时候都是分包,而分包就很难实现“标准化”作业的初衷。只要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业主的钱、材料商的材料款、工长的工程款、员工工资可能都泡汤了。而对于那些选择了“整装”的消费者来说,可谓也是一把辛酸泪,质量不过关、出了问题各种扯皮已经让他们身心俱疲,在网上频频吐槽。
消费者调侃那些烧钱做整装的企业,“一家目标是销售数据、融资、上市的公司,才没有时间来搭理你家实际装修体验和质量好不好呢,感觉收费是互联网标准化模式,线下执行还是土装修公司。”
整装很美也很烧钱,目前整装企业一边需要不断烧钱去抢夺市场,一边因为错综复杂的非标材料以及施工的非标化,消费者投诉不断,整装公司成为了一个并不专业的“救火员”,还得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同样处于内伤阶段。
盈利模式理论上是存在的,但实际操作上很难赚钱,整装迷雾的突围尚待实践者不断探索,创造出真正经得起检验的盈利方法。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