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建材供应链江湖 “各自为战”不如“抱团取暖”
前不久,一年一度的广州建博会正式落幕,全屋定制再掀浪潮,智能家居企业大出风头,成为了全行业的关注焦点。撇开这些余温尤在的热点新闻不谈,回归到近期围绕供应链进行的行业研究,发现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角度值得单独拎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那就是——“为什么家居建材供应链行业离不开区域化布局?”
从家居供应链管理出发,谈一谈它的区域化优势
家居建材供应链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甚至有家居人士说,它不算是一个真正的行业。无论是零售、物流还是餐饮、B2B,在各个领域都有一部分专门做供应链的企业,部分领域已经跑出来了足够大的供应链玩家,但家居建材行业显然还没做到这一点。
从“供应链”这三个字来看,最为核心的是“链”,为什么?因为供应链本质就是做整合的。
供应链领域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在于服务能力,它既包括仓储也包括配送,甚至还包括上门安装,这是家居供应链管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想踏踏实实地做好家居建材行业的供应链服务,具备区域化服务能力是企业的第一步。
区域化优势的重要性
供应链说白了就是集建仓、采购、运营管理、承包车辆、分包+物流于一体的全套服务流程,其中,物流仓储是供应链发展的核心。
家居建材产品的非标准化和较大的不规则性决定了它无法像其他行业一样做到标准化的物流配送和仓储管理,那么,实现全国化无障碍运输对企业而言就变得格外困难。因此,企业要想在家居建材行业立足,最首要的就是建立起自己的“区域化优势”。
在家居建材供应链行业,有几点内容反映了这个行业的本质:1)必须整合市场资源;2)自建物流体系或联合其他企业的物流体系一起把物流配送这件事情做好;3)企业只有具备良好的运营管理体系才能够获得盈利。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出几个关键词:整合资源、物流体系、运营管理,而这三点恰恰是企业在本地构建区域化优势的基础。
家居建材供应链江湖,“各自为战”的作法应改为“抱团取暖”
媒体前不久走访了上海部分企业,都聊到了当地的辅材供应链市场。我们发现,上海的供应链市场和北京一样,都具有大而分散的特点,甚至上海本地的配送成本(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要比北京高。
以北京和上海举例,北京的辅材供应链市场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实现了半日达,大概需要建立2个仓库;上海则不然,现有辅材供应链电商均没做到半日达。有从业者告诉亿欧家居,如果要想实现半日达,就必须做到在当地建立三个仓库,分别位于上海三个不同的辖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所有产品半日内配送的目标。
除了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市场分散、用户群体缺乏集聚性也是供应链行业适用于区域化发展的原因。我们身处的供应链行业由于家居建材产品的特殊性,本身具有大而分散的特点,又因为现在供应链玩家基本上在市场方面、用户方面没有占据足够的占有率,导致这个行业的发展已经陷入了低利润、价格战的怪圈。
现如今,家居建材供应链行业的入局者应该重新思考以下几点:什么是良性的供应链行业发展模式?如何在本地建立起足够的区域化优势?如何增加厂家的参与度?亿欧家居认为,良性的供应链模式应该首先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利益链条打破,让行业的参与者有机会获利,这是理想中良性的供应链行业发展的模式。
但是,这一点的前提是供应链企业必须先把本地的区域化服务给做好,并且将需要具备的多方面能力一一落到实处,包括物流、仓储、配送等等。光靠一家企业来实现这一点是较难的,更为合适的处理方式是将企业间的“单打独斗”改为“抱团取暖”,像开放或共享仓储空间、以更多的订单降低厂家的采购成本、定期探讨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规划,一起来把这个行业做大做强。
简单粗暴的“价格战”过时了,企业要为即将到来的资本寒冬做好准备
长期来看,这条道路的未来是光明的,它会将产业发展的未来往另一个方向转变,而不是像现在的行业竞争业态一样,企业之间靠简单粗暴的价格战、补贴、抢客户、破坏市场定价等模式在行业内生存着。
最近这段日子里,我们看到很多企业流血上市,比如市值缩水、巨亏上市的齐家网,一系列企业上市的信号似乎在向我们传递一种资本利好的信号。
但事实可能恰恰相反,上市正是因为接下来的其他时间节点会比现在的市场环境更不利好,而2018年下半年的资本市场将会迎来又一次的资本寒冬,因此,低利润、高成本的打法撑不了太久。
回归到家居建材供应链的本质,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合并重组的前提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先盈利,盈利是跑得更快的基础。资本寒冬市场又要来了,趁这个时候,重新思考供应链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可能性,会比扩张、融资、找渠道更加有价值。
来源:腾讯家居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