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使用木材平均超过70%
在古代,有些农村习俗是家里每生一个孩子,就种一棵树。等到女儿出嫁时,木材还可以作为嫁妆的一部分。因此,木头和生命开始有了关联,木棺也是生命终结时,最后的庇护所。人们在建造坟墓时,模仿木建筑的结构和装饰细节,从斗拱到拱顶都包括在内。木头的柔韧性,不仅促进了斗拱和卯榫工艺的发展,甚至有助抵抗自然灾害的冲击。
木,是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木,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翻阅清朝的《康熙字典》,以“木”为偏旁的字有1413个,体现了中国古代人生活里对木材的执着。在这些字里,有400多个与建筑和房屋有关。在漫长的中国建筑史上,除桥梁、纪念碑和坟墓,中国人一直用木材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据测算,每个建筑平均超过70%使用木材。几千年来,皆如此。
为何国人对木材如此执着?这包含了多重因素:包括气候、地理、技术、经济、文化,甚至风水在内。五行的“木”,与左边或东方有关,即所谓的“左青龙”。并且等同于“气”,是万物生长、欣欣向荣的自然力量。在农业社会,在人口不断繁衍的住宅周围种下小树是很方便的事。常言道:三年春,可将荚、叶卖之。五年之后,便堪作椽。因此,木不仅是一种商品,含义还包括生活中实在的感觉,以及人们追求的理想。
《考工记》这本中国最早的手工艺专书,用“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来描述家具和环境的关系。除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赋予了木材特殊的含义,木材在工艺上的成熟亦不可忽略。在传统的建筑和家具中,木结构以独具匠心的卯榫结构连接,因此无需任何胶水或者紧固件。浙江出土的河姆渡文化发现,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种出色卯榫连接结构就已经问世。
如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它仍然在家具中大量使用。不同的是,木,木材,和它身处的环境,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的中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生活方式,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住宅拆建、新旧更替、社会组织瓦解、价值观改变,甚至出现对宝贵传统文化的轻易放弃。在农村,喜新厌旧的速度超乎想象,老房子迅速消失,被“现代化”的水泥新房取代。旧时候的各种木式家具,亦难觅踪影。据说曾经有人用黄花梨木椅去换一张沙发,令人不堪想象。在城市,新经济蓬勃增长,传统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被两代人的小家庭取代:人们越来越推崇西方家居布局的装饰格调,年轻一代要求自由的空间,更看重舒适性。传统家具布置以及其象征意义,已荡然无存。人们在选用木材做家庭装饰时,环保和舒适是首要考虑。
与此同时,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导致对木材的需求剧增。由于全球木材供应紧缺,实木地板、实木家具价格持续上涨,购买者极大部分为中、高收入的家庭。实木消费的贵族化之势,已在逐步形成。这就导致了一方面,是越来越注重环保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消费者,渴望和木、实木地板、实木家具“亲密接触”,在喧嚣的都市中,满足内心对宁静自然、健康的渴望;另一方面,实木资源的相对紧缺,实木地板、实木家具等与普通百姓收入相比高昂的价格,使得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更让公众困惑的是,真正的木头,越来越难觅。新实木、仿实木……各种概念和炒作,让人一头雾水。
木材,是大自然的馈赠,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大自然野生原木,精选自然界中不到30%珍稀木材,经过岁月雕琢磨炼而成,以自然天成、狂放不羁的本色,带给你不一样的生活信仰。(文/小木)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