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笼罩北京城 家具业看不清前方的路
近日,北京 “雾霾”重重,并于11日晨达到一个高峰,重度的雾霾使北京城的能见度不足5米。
贾乃亮在微博上写到“一开打窗帘,我以为我瞎了”,瞬间上了热门并有5万多人点赞支持。“雾霾”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
为延续十一热潮 家居企业“炒冷饭”
“十一”黄金周火了一把的家具行业,不得不说节后的家具市场瞬间回冷现象严重。北京某卖场为了防止回冷过快的现象出现,拉长了优惠活动时间部分企业甚至延至月末。另外,除了十一期间举办的活动外,企业也后续有推出“团购拼单”、“大型家具博览会”等一系列的活动,以调动节后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提升市场人气。
如同戴口罩防雾霾一样,治标不治本。家具市场,仅仅采取低价、降价等促销措施,无法止住市场人气的下滑。
探因:高成本倒逼低价促销
近年来商家为抢占市场,拼价钱、送大礼博噱头,着实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前往。但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并不是见者有份,而是有能者居之。据走访卖场的记者说到:“打折促销季,逛家具市场的人还是不少的,不过人流集中在个别大品牌,一些不知名的小品牌虽然折扣很诱人,但人气却不高。”
近年,受到木质、板材等原材料价格浮动的影响、人工费用的增加,导致木质家具、板材家具的制作成本居高不下。顶着高成本但“不惜血本”的家具厂商,以屡创新低的价格来刺激市场,价格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价低外质量失去保障 家居市场再添阴霾
价格低了,质量却失了保障。低价购买的实木家具,但收到的餐桌竟发现实木心变成了泡沫心;打折促销买的红木家具,原材料昂贵海南黄花梨,换成了只有实木价格的非洲的花梨木。
家具厂家打着高品质、低价钱的旗号,以华丽的包装,没有实质的内在,欺瞒消费者的案例屡见不鲜。家居界的不诚信作风,让家具市场又蒙上了一层灰色。
拨开雾霾 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纵观家具界全局,观望和跟风是厂家最常用的经营手段。对于新事物或者是新运营模式,许多厂家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秉持着观望的态度,先看看其他的是否会做,怎么做,是否能成功。如果别人做的成功,自己便跟着做,如果失败了,就不费这个劲。
家具企业缺乏对于开发和接受新事物的勇气,或是有创新的想法但却不知道如何实施计划,都难以真正实现企业的改革和转型。
不乏有些商家,追求企业“求稳”前进,稳步发展固然可以维持企业现状,但过于追求稳固也会错失不少良机。发展改革创新必然冒有风险,但是也是大势所趋,值得一试。如果担心在创新过程中生产工艺跟不上、资金链断裂或者是新产品无法打开市场等等而止步不前,商家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妨等到计划完善时机成熟再去实施。
改变家居界现状,创新之路势在必行,企业要么在不变中萎靡不振,要么在创新中凤凰涅槃。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