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进入“战国时代” 群雄并起
完整意义上的智能家居,包含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影院与多媒体系统、家庭环境控制系统等八大系统。目前比较流行的智能家居产品以单品为主,有智能电视、智能开关、智能灯泡、智能音箱等等,离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还很远。
不过,这并不妨碍众多厂商以百倍的热情在智能家居领域开疆扩土,跑马圈地,寻找新的增长点。中华整木网发现目前还没有一家厂商在该领域有绝对的话语权,显然各个企业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平台众多 家电当道
中华整木网发现三四年前,很多国际领先的科技企业忽然从谈互联网概念转向谈物联网概念,很快,他们开始实践什么是物联网,其中不少是从消费者端产品入手,选择的即是智能家居领域。
现在,国际上知名的物联网智能家居平台有苹果的HomeKit、谷歌的Weave和三星的SmartThings。国内的有阿里巴巴的阿里小智、京东微联超级APP和小米米家以及海尔U+平台和美的M-smart平台,还有百度、腾讯、华为等企业也在智能家居的平台产品上做了布局。
比较国内国外做智能家居的众多模式,其中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国外的企业大多和家电圈离得远,以前就不是混迹家电圈的,而是纯科技型企业,除了三星。国内入手智能家居的企业,基本上是家电起家,或是准备做家电,或是家电的渠道平台。
比如海尔美的是家电大佬;小米正在进入家电领域,密集推出家电产品;阿里巴巴和京东是众多家电品牌的渠道电商。这些企业在打造智能家居平台的同时,也在推出自己的智能家电产品,或是联合合作伙伴推出伙伴们的智能家电,同时打上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标签。这也不难理解为何目前很多人将智能家居直接理解为智能家电,也有不少人甚至以为自己如果买回一台智能冰箱、智能电视、智能空调,通过手机下载一个APP对它们进行控制,那么自己就有了一个智能家居的环境了。
其实,如果将这些理解为智能家居,也未尝不可。不管是从单品切入还是从平台级系统切入,关键在于能让广大消费者接受和认可,先行先试,先找到消费市场,再谈如何优化升级。眼下家电产品是比较好的既能推广智能家居模式也能获得商业利益的切入点。
各家争鸣 痛点难找
由于参与智能家居竞争的厂商涉及各门各类,而且智能家居是物联网的典型应用,万物互联,人机对话,技术极为复杂,产品门类各种各样,一家企业很难在该领域占据绝对主导权,各家争鸣的结果就是各家各有特点,却也互不兼容,各自为政,使得这个市场比较混乱,商业模式难以成形。
现在对智能家居进展缓慢分析的原因普遍是:平台方面,数量太多,企业各自为政,相互之间使用不同的软硬件协议,不能互联互通。无法互联互通导致的结果是智能家居的各个产品、各个单系统之间数据不能交换和通话,无法形成一个整套的智能家居系统,智能效果大打折扣。也有企业倡导开放式平台的,例如海尔U+平台和美的M-smart平台。开放的平台确实能促进数据的开放性,也能吸引不少研发团队和企业加入生态链,但是其坏处也显而易见,比如容易对平台失控导致安全问题、用户体验问题等。正如智能手机的iOS和Android平台之争一样,智能家居平台的开放和封闭问题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单品方面,没有特别能打动消费者的产品,这也是智能家居一直被诟病的地方。智能家居目前还在发展初期,市场混乱,伪智能产品鱼目混珠,混淆消费者视听。智能的标志不在于用APP控制家电的开和关,而在于是否让消费者真实地感觉到解决了以前特别希望解决的问题。比如大城市出行困难,在家里是否能安排出行?物业水电气医药等缴费,是否能按一按按钮就解决?防火防盗、构建一年四季如春的既安心又舒适的家居环境,能否一键办到?其实这些类似的需求,不少单品具备一点两点的功能,目前缺的是综合功能的平台,以及运行流畅的平台,还有使用简单的平台。总体而言,现在的智能单品,控制起来大多繁琐不堪。
不过,从另外一面来看,平台众多、各家争鸣也有好处。当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无论对于技术的推广、价格的合理化和产品的多样化等的影响都是积极的和正面的,有利于智能家居市场更快发展。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