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第二届中国整装零售50人论坛暨《装修口碑怎么来:重塑用户体验场景》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同辰学堂举行,众多行业大咖出席,就疫情以来家装行业的变革及未来发展趋势发表了独到见解,围绕“口碑的力量”这一主题为行业探索可持续发展之道。
参会嘉宾合影
参会嘉合影
01从营销到口碑,后疫情时代的底层思维
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会长、聚通装饰集团董事长 徐国俭
徐国俭:时代不同了,人口红利结束,人心红利到来
本次论坛对家装行业很有意义,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口碑难做,多年来有目共睹。装企往往对于积累口碑缺乏热情,与其维护口碑不如抓住新客的想法很常见。疫情后,时代不同了,人口红利结束,人心红利到来,传统营销主导的模式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去年我们很多装企都经营困难。穆峰不愧为一个装修行业的老兵,见微知著,率先将研究重点放在了装修口碑上。本次发布的新书《装修口碑怎么来》从如何做好用户口碑的角度出发,把装修那点事娓娓道来、层层推进,给人以启发,值得我们家装从业者共同探讨学习。
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 丛国梁
丛国梁:重塑用户体验场景很重要
我们一直在说家装行业是一个“大行业、小企业”,装企要成为百亿企业在过去是一个遥远的目标。但是随着三年疫情结束,我们看到了一些改变,行业正在自然的洗牌,头部品牌集中度开始形成。
一方面是市场竞争倒逼企业改进产品形式,更加注重服务体验;另一方面,头部装企也在顺应一站式服务和整装零售的趋势,努力苦练内功降本增效,提升产品整合服务能力,为装企突破规模瓶颈提供了较为关键的经验和可复制的方式,也为行业成就百亿级装企打下了基础。我很认同本书“重塑用户体验场景”的观点,这点很重要。因为家装消费者真正要的就是好的体验,包括可靠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装企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围绕家装体验地图,为其打造更省心、更放心的家装体验。2023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装企围绕用户体验创造价值,装企和部品企业之间能够秉持命运共同体理念,通力合作,资源共享,用心服务打造口碑,共同推动整个行业发展。
杨海:从客户、员工、合作伙伴、行业和社会五个维度理解口碑
18年前统帅装饰刚成立,我就说“把客户服务好,没有业务我负责”,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我们也坚持这一点,统帅才能走到今天,背后的逻辑就是口碑。作为一家装修企业,每一单业务我们都需要认真对待,只有服务好每一个客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
我们对口碑的理解包括客户、员工、合作伙伴、行业和社会五个维度,这样才是完整的结构。第一是客户口碑。企业需要做好客户体验,既要做当下,也要做未来。我在想,如果过去18年服务的3万用户都能有好口碑,我们今天就不用花大力气去做高营销成本的事情。第二是员工口碑。对于家装行业来说,更重要的是执行,所以我的核心理念是管理出效益。企业不仅是让员工获得理想的物质生活,更要让员工得到个人能力的提升,学会正确的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方式。所以统帅很注重员工培养,成立同辰学堂的核心目的就是修统帅人自己的内心,打造职业化、产业化的队伍。这样我们的员工出去,就是口碑的传播。第三是合作伙伴口碑。装企与供应商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统帅成立18年来,与所有的合作伙伴都是相互尊重,相互赋能,通过规范的供应链体系,构建命运共同体,共同推动业务发展。第四是行业口碑。有一定规模的装企,关注的就不应只是自身的产值和盈利,还应包括对同行的引导和带动,共同去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品质和形象。第五是社会口碑。家装是个大行业,与民生关系紧密,但家装行业在大众的认知中有很多是负面的。头部装企有责任提高自我要求,向先进行业学习,提升企业及行业的社会形象。家装行业这两年变化很大,疫情解封后,装企能否跟得上市场的变化是个关键,我们要改变过去的固有思维,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沪尚茗居总裁 徐泽宇
徐泽宇:你是否真正想做好口碑
提到口碑,装企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否真正想做好口碑?很多企业当下只想设法签单,往往忽略了后续服务。而对客户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持续的效益。沪尚茗居已经把“实现行业客户口碑第一”放到了未来五年的战略规划里。
首先是输出标准化。从前端营销、设计到后端施工、售后,全程都做好口碑很难。沪尚茗居自成立起就在做标准化,只有在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程度的个性化,才能实现输出的标准化,客户在整个装修链路中才能放心。其次是施工专业化。家装链路中,前端部分用户一般都会满意,但到后端交付就容易出问题。沪尚茗居目前在地面找平上做到了行业领先,误差2MM以内。接下来我们将把包括瓦工、木工、电工在内的各工种,转变为专业配套的标准化施工服务队伍,这也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另外,对于供应商来说,只提供产品不能提供服务,将面临很大竞争压力。对此,沪尚茗居调整过去粗放管理模式,对供应商建立考评和监督体系,确保每一次施工都可以保持高品质。第三是做好售后。很多企业把售后甩给了项目经理,售后品质很难保证。针对行业普遍存在的售后短板问题,沪尚茗居打造了自己的专业化售后团队,只要客户有需求,比如客户马桶堵了,一个电话,我们就要去帮客户解决问题。只有让客户满意了,口碑才能起来。
九鼎装饰集团董事长 周国团
周国团: 家装行业是永不落幕的行业,口碑相传,永续经营
九鼎发展到今天,走过很多弯路,如纳斯达克退市、4000万做装联数字化平台失败,生活体验馆位置太偏关门,主板上市失败,等等。得到的经验教训是:老板做决策一定要谨慎,而且要重视落地,否则投资就会打水漂。企业要想树立良好的口碑,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人才、信息化、供应链、文化等。1、人才方面,注重员工培训和晋升体系的建设。九鼎每个月都会给员工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九鼎也很重视社会贡献和人才储备,累计慈善捐款达5000万,很早就设立了教育基金,且在高校设立九鼎学院,合作培养家装专业人才。2、信息化方面,黄金眼预算软件的使用,让九鼎在人工和辅料的预算控制上达到95%-98%,提高了整个生产链的效率和质量。2020年九鼎重新打造了每平每屋平台,目前信息已打通。3、供应链方面,通过全链路的自主仓储、自主物流和自主安装,实现控质量、控工期和赢口碑。4、文化方面,九鼎坚持“共建共创、共享共赢;口碑相传,永续经营”的初心,希望实现每个客户追求品质生活的愿望,打造每个员工实现人生理想的平台,成为区域数一数二的公司、受人尊敬的品牌。家装行业是永不落幕的行业,只有做好口碑,事业才能实现永续经营。
德尔未来董事、德尔地面材料产业总裁、本书联合顾问 姚红鹏
姚红鹏: 以用户为中心的完美交付
当下,谈口碑恰当其时。2018年是所有产业的一个分水岭,之前40年大家抓改革开放的红利;2018年后,房地产开始下行,各行业进入强运营的时代,打法必须得变,最重要的改变一些固有的价值观念。企业需要找到发展的底层逻辑,思考自己的企业为什么而存在,能给用户提供什么价值。
要做好口碑实际是三块:第一是发心,对德尔地板来说,我们通过从上到下重新思考企业何去何从,正本清源,将使命升级为“让全天下的客户放心、省心、悦心”,我们要打造地板行业第一交付品牌。第二是战略,就是做好顶层设计。第三是落地,如何让顶层设计得到贯彻。过去三年,德尔通过不断创新,交付体系快速迭代,经历了三个阶段:1、我和你(和装企)。2020年推出了整装护卫舰模式,就是从产品研发端匹配用户多元化需求,从生产制造端实现高质平价,从落地服务上做到高效交付、品质可控,为整装产品平稳落地保驾护航。2、我和他(和消费者)。2021年推出“五星交付保障”,在产品、订单、配送、安装、业务等五个方面形成合力,提升交付品质。3、我们和他(和装企一同服务消费者)。2022年推出德尔特色家装交付模式,即“一城一库一商”+“橙彩智慧服务”,建立了从下单、发货、送货、安装、对账、结算全流程可视化、无断点的交付体系。德尔地板秉持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装企进行深度合作,通过产品共创、服务共创、活动共创等,为用户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共同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知者研究创始人、本书作者 穆峰
穆峰:口碑回单率是装企实现规模价值的关键
家装行业特点是低频高客单价、非标,单次博弈使得装企在增量市场中做好的动力不足,导致行业口碑的建立非常困难。但在疫情后的存量时代,市场倒逼企业去做口碑,以此来降低获客成本。另外,家装行业的规模化发展也需要装企形成口碑正循环。
如何判断装企的规模价值,我们提出一个公式:S=K×N/(R1×R2),其中,S代表装企的规模价值,K代表均客单价,N代表用户数量,R1表示付费营销成本,R2是口碑回单成本。
存量时代,用户数量N很难增长,客单价K虽有所增长,但代价通常是付费营销成本R1快速增加,有时营收都无法覆盖营销费用。这种情况下,口碑回单成本R2就成了关键。口碑回单率越高,R2就越小,装企规模价值S就越大,也就是形成了口碑正循环,装企才能在存量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要提升口碑回单率,离不开规模交付的稳定性和对用户全生命周期的运营。为此,装企需要具备系统性的能力,主要包括产品力、组织力、协同力和运营力。1、产品力,就是供应链+服务链。家装是强服务属性,要将材料和服务整合进装修产品中,并形成相对稳定的输出。2、组织力,指基于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分利机制和成长机制。脱离了用户价值的促销和激励,是和口碑塑造背道而驰的,在存量市场很难持久。3、运营力,就是从用户获取、促活、转化和召回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提升动作。需要注意的是,用户运营不仅仅是客服部门的事情,所有跟用户服务相关的岗位,都属于用户运营。4、协同力,就是通过技术赋能减少内耗,提高各环节对接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交付稳定性。这里要强调一个匹配度的问题,技术是为人服务的,不能削足适履。只有不断完善这些能力,装企才能够建立口碑正循环,实现规模价值的最大化。
02口碑成为装企的第一生产力
在绿色家董事长、本书联合发起人王大川的主持下,围绕“后疫情时代:生存与口碑” 开启第一轮圆桌论坛。参与对话的嘉宾有金螳螂家总裁、本书联合发起人陈学绍,上海俞润空间设计董事长、本书联合发起人俞爱武,上海T6国际设计董事长曾令伟,宁波十杰装饰总裁、本书联合发起人雷震,方太集团家装事业部总经理、本书联合顾问何石。
后疫情时代:生存与口碑 论坛现场
王大川:不是客户越来越少,而是客户的选择越来越多
疫情三年跌宕起伏,每家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徘徊。疫情放开后,市场明显回暖,但是否表面繁荣仍值得探讨。要做口碑这件事其实跟我们的营销成本有关。在营销成本低时,大家不断做营销,直到营销成本居高不下,我们才又想起来做口碑。统帅装饰杨总提到的事情我很有感触,如果3万多客户都能产生回单,不至于今天还做很多高营销成本的事情,其实整个行业都是这样。我2000年初入行,当时在报纸中缝打个豆腐块广告,第二天电话就会爆满;后来做社区,就是一点公关费,几乎零成本;再后来,我们做数据化营销,线上获客成本从最早的拿到线索最低几毛钱,到今天见面成本基本都上千了,最终的签约成本则更高。现在能把线上做好很不容易,因为好的传播快,坏的传播也快。为什么感觉客户越来越少?其实不是客户越来越少,而是客户的选择越来越多,各大流量平台、品牌开发商等多个渠道都在前端进行拦截。关于趋势,有人向好,有人保守,恰恰说明行业现在处于一个混沌状态,但无论行业如何发展,有一点我们基本能达成共识,就是“要生存,要口碑”。陈学绍:夯实内功是公司发展规划中不变的主题
过去三年,总体感觉是三个字:难、卷、寒。但家装行业的基本面没变,因为用户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没变,未来家装市场空间仍巨大,我们总体比较乐观,也看好整装趋势。随着流量向头部聚集,竞争加剧,金螳螂家未来几年的发展主要有几个方面:1、规模上快速扩张。未来2-3年,我们计划每年新增50-80家门店,达到300-400家门店的体量。2、不断夯实内功。2022年我们的家装数字化系统基本跑通,接下来是进一步深化和应用,从技术层面提高效率和体验。其实,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好与不好,夯实内功是公司发展规划中不变的主题。3、探索连锁门店管控和赋能的新模式。通过门店资金托管,推进自运营和代运营,输出执行店长或核心管理团队等措施,提高门店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口碑和客户满意度。俞爱武:口碑不只是营销手段,而是企业的良知和责任
家装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高毛利、低利润,说明我们这个行业并不好做。2015-2020年很多资本进来,然后都夭折了。其实,装修公司人才济济,但因为管理和制度的问题,出现很多乱象,口碑不好,比如控制不了设计师拿回扣。行业中很多地方装企也像九鼎一样,早年向全国扩展后来又回到本地,每个人都走了很多弯路。为什么现在都在讲口碑?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发自内心要做口碑,而是环境要求你必须做口碑。不缺客户的市场永远在讲营销,而当客户转变思维,根据口碑来选择装企时,所有装企都开始讲口碑。以前客户集中,营销成本低,容易做;现在客户分布比较广,营销特别难。光上海就几万家装企,要想脱颖而出,就要降成本,最后只能靠口碑。口碑越好,营销成本越低,活的越滋润。口碑不只是营销手段,而是企业的良知和责任。祖国大江南北需要百亿级的装企,但还是要从人的良知和责任出发。装修过度依赖人,要改变行业“高毛利、低利润”的状况,从量向质迈进,就需要发挥人才的价值,提升服务体验,而不只是通过压低供应链价格去获取市场占有率。对于未来的装修市场,我认为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经济恢复取决于老百姓的收入增长,未来几年我们会更加谨慎。曾令伟:要想办法把利润做高,没有利润很难做口碑,有利润才有服务
当前的家装行业,不管从哪个渠道获客,成本都很高。而且,大家线上获客的成本相差不会很大,如果你只是在嘴上喊口碑,那你的获客成本就会一年比一年高。但我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战略上的设计来控制获客成本。首先要做好战略定位。做口碑,其实是每个行业的重中之重。企业定位决定了你能不能做好口碑,如果企业的定位没定准,想做好口碑,比登天还难。在行业内卷的时候,想把口碑做好,成本是极高的。要想办法把利润做高,没有利润很难做口碑,有利润才有服务。其次,战略要通过许多相匹配的战术来完成,而战术选择是由老板认知决定的,选对了战术,还要看你是否有正确的行为和制度来配合。如果你的企业、高管、员工,都有正确的行为和制度,你的转化率就会提高,获客的投产比就基本可控。最后,口碑一定跟企业的文化有关,员工能发自内心的去服务客户,我相信就会产生好的口碑。所以对家装行业来说,要降低获客成本,一定是做好行为和制度。比如,我们T6的企业文化就很简单,“一次选择,终身朋友”,而且每次开会都念。像杨海总讲的,18年前装修的客户还找他,这是很不容易的。雷震:要去成就客户,关注客户体验和口碑的建立
如果生存和口碑是单选题,那么过去的20年,我一定是选择生存,然后才能谈发展,才能谈给客户更好的服务。但在接下来的20年,我可能要选口碑了。在过去的20年里,家装企业受益于改革开放、房地产飞速发展带来的红利,因此常常选择以自己为中心,老板要赚钱,员工要赚钱,企业要做大。但在今后的20年,客户选择越来越多,对美好生活都有向往,我们要去成就客户,关注客户体验和口碑的建立。家装定位其实是集成服务商,过去行业都是1+1+1的组货模式,现在要解决客户信任的问题,整装是未来发展方向。何石:后疫情时代,家装行业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
后疫情时代,家装行业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首先,大的经济环境是向好的。疫情封控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延长了人们的居家时间,用户对家的感知变多,对家装的品质需求也更高。第二,家装存量市场丰富,包括换装和旧改,而且整体规模大概2.85万亿,较两年前还有小幅增长。第三,家装行业有12个细分领域,包括定制、软装、板材,等等,这些细分领域之间会互相跨界,最终实现大融合。说到行业趋势,我认为有三点:一是家装会有一个黄金五年,要么水平发展,比如从上海扩展到长三角,要么纵深发展,向周边三四线城市下沉;二是各细分领域的不断融合;三是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内功强的企业会胜出。再说方太,我们十几年前就引入了NPS指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不打价格战。下一步还要做大规模,有规模才有品牌影响力;还要做好市场细分和用户运营;最后,做得好的地方也要会宣传。03效率和体验是装企的“两条腿”,不可偏废
在红树林平台创始人许瑞的主持下,围绕“后疫情时代:效率与体验”开启第二轮圆桌论坛。参与对话的嘉宾有原天猫装修业务负责人、本书联合发起人王乃辉,聚通集团总裁助理、尚海整装市场中心总经理耿黎明,幸赢空间设计董事长、本书联合发起人杨林生,奥田电器总裁、本书联合发起人熊纹用,当家APP合伙人郑辉。许瑞:投广告不要一味砸钱,应该把效率和体验结合起来
中国家装行业发展其实可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转折点就在2015年。2015年开始出现互联网家装的说法,当时行业就在讨论互联网家装到底解决什么问题,其实就是提高效率,提升用户体验。过去很多资本进入家装行业,他们认为凭借效率或体验的优势就可以颠覆或改变这个行业,然而8年来并没有成功,主要还是家装行业链条太长了,做口碑很难,有规模瓶颈。但最近两年,贝壳、欧派、字节等又纷纷上场了。幸赢杨总做了极致的服务和口碑,在公寓房楼盘里做到产值过亿。我看到很多幸赢的老客户在杨总直播间点赞,所以说要做好抖音,要先把个人服务品牌打造出来。小品牌可以靠口碑、体验、场景、服务等局部优势,给大品牌一个响亮的回复,我们也可以很好地生存。投广告不要一味砸钱,应该把效率和体验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王乃辉:要做好传播、做好推广、做好自己的私域运营
关于效率,从外部看,是指企业和消费者如何通过高效精准的链接得到有效反馈;从内部看,是指企业如何通过内部的高效组织发挥效能,在竞争中领先同行。效率和体验怎么产生化学反应,这是一个需要大家探讨的问题。但我觉得“猫有猫道、狗有狗道”,重要的是每个企业能把自身的优点提炼出来。营销和口碑其实是一码事,我们在口碑上的投入其实应该计入营销成本,至于是否计入要看企业的战略选择和经营分析。不在口碑上投入的企业是在带病发展,但投入也不能陷入口碑陷阱,即很多本来应该尽到的义务,不要把它作为营销亮点去追求和炫耀。我认为接下来一两年,装企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市场的获取或独占上,因为行业向头部聚集的趋势很明显,市场不等人。这个过程中,如果狼性不足,你的生存可能就有问题。所以,装企其实不是站在十字路口,而是单行线,不进则退。另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当前家装行业不太成立。口碑做好了你把它讲出去,口碑的“口”字才成立,否则即便你超额完成了服务价值,也只有一个“碑”,不能形成口碑。所以要做好传播、做好推广、做好自己的私域运营,才能真正形成商业的正向循环。耿黎明:家装其实是4*100米,我们只跑了其中100米
效率和体验同样重要,这是不用讨论的,因为它是一体两面,就像人的两条腿,不能说哪条腿更重要。我们真正要讨论的是为什么我们做得不太好。相对其他先进行业,家装行业的效率和体验差很多。那么,为什么差很多?1、家装做好效率和体验太难。首先,家装的组织体系里很少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用户体验。其次,行业太长,做MOT(关键时刻体验管理)很难全程覆盖。2019年我去字节总部,作为一个文科生被对方盘问6小时,逐步把行业结构、流程梳理出来,最后解构出大大小小100多个接触点,家装过程中跟客户接触的有15个角色,前前后后有200多人参与。所以说家装做好效率和体验太难,这件事也将字节下场做家装的冲动推迟了三年。2、家装其实是4*100米,包括获客、转化、交付和售后,而我们很多装企只跑了其中100米,把重点放在转化上,人货场做到极致,但忽视了其余三棒,所以我们的成绩不好。3、企业需要有一个用户体验的全景地图来指导,这样全程覆盖跑4*100米,而不只是100米。最终用KPI去考核,才有可能改善体验。口碑和营销,是既要、又要的关系。只做营销,实创是前车之鉴;只做口碑,北京家装“四小龙”之一的阔达就是例子。如果不做营销,如何获得新客户;如果不做口碑,如何在存量里做增量。所以,我们做家装不能只是眼前的苟且,也要梦想诗和远方。最后,口碑是一把手工程,需要老大来推动。我们家装老板要能跨行业学习,不要坐井观天,因为在家装五万亿规模的大池子里,我们都还很小。杨林生:将心比心做装修,装修是良心工程
这本书我看了几遍,说出来很多我想说的,我认为这本书对行业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做装修20年,其实不是我们厉害,而是赶上了时代的红利。第一波是改革开放的红利,第二波是房地产的红利,第三波是信息不对称的红利。现在消费人群、消费轨迹及信息获取渠道都发生了改变。原来无论做得好还是差,把钱收回来,没人知道;现在不一样了,好事传千里,坏事也传千里。因为现在这代人从小摸电脑,玩手机,信息透明化。所以不是做不做口碑的问题,不做的话获客成本就很高。反之,口碑做好了,你自然就有客户。我们公司就是做口碑的受益者。我们有一个2002年的老客户,围绕这个客户我们前后共做了56套房子。不是说我们没有问题,而是我们把问题当机会。2010年我们就把口碑作为公司的文化,每年回访100个十年前的客户,到今年是12年,共回访1200个客户。口碑背后就是流量,最后就能提高公司效率和降低获客成本。我们在上海做了一个楼盘,不是看多少产值、多少利润,看产值和利润就是用鸡蛋和石头碰,就没有竞争力。我们是反过来做,坚持“将心比心做装修,装修是良心工程”的理念,要让所有客户100%满意,无论过程多么艰难,最终创造了行业单个楼盘产值过亿的纪录。过去三年多,我坚持在抖音直播,至今1118场,从未间断。熊纹用:在场景打造、产品与整装的融合方面进一步升级和转型
作为整装部品企业,早年我们追求的是效率、是规模经济,往往会忽略品质,因为营销本质上是资本的效率,追求的是利润,但早年的规模制造难以解决客户个性化需求。奥田作为家电细分领域一家专业厨电企业,做品牌已经15年。为了在家电巨头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我们不是只追求成本领先,而是一直在思考怎么让产品在用户的厨房场景中能够完美呈现。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我们努力去平衡效率与体验的关系。虽然我们品牌没有方太响亮,规模没有美的巨大,但过去三年疫情中,我们却成功进入上海市场并生存了下来。至于如何持续生存下去,可能我们要在场景打造、产品与整装的融合方面进一步升级和转型。郑辉:你要告诉消费者“我是谁”,才能让消费者迅速找到你
效率与体验应该是两种视角,前者是企业的视角,后者是用户的视角。
效率可分为三个版块:一是品牌效率,即广告投产比。以湖南为例,很多装企投出去的广告没有效率。这其实是品牌定位的问题,在低频单次博弈的家装行业,你需要告诉消费者“我是谁”,才能让消费者迅速找到你。二是营销效率,即前端服务效率。家装不是一个人做的,前端可能100个员工100种说法,没有集中往一个点去击穿,很多装企都存在这个问题。三是交付效率,即能否兑现承诺。因为前端答应的到后端实现不了,一到交付各种投诉。体验更倾向消费端,好的体验会形成品牌预售。但我们一些装企可能前端展厅的砖都没贴平,这就会给消费者负面的形象。体验做得好坏还是要切实去统计企业的口碑回单率,如果达到50%,就能省下很多广告投入。当家其实是把家装流程拆散,每个工种、每个环节,将服务产品化。消费者找项目经理或找师傅自装的时候,我们为其提供一个用工平台。在当家平台上,每个师傅都有个人IP,满足其被尊重的需求,而且我们的工价略高于当地,且结款迅速。另外,系统会为口碑好的师傅分配更多订单,形成正向激励。写在最后:
知者研究作为第二届中国整装零售50人论坛的主办方,以及《装修口碑怎么来:重塑用户体验场景》新书的发布者,我们一切的努力都是围绕“助力大家居走向美好”的使命而展开。知者只有一个“1”,做行业最好的体系、模型和方法论的建设,才能实现从作品到美好作品,再到灵魂作品的救赎与超越,继而才有后面的50人论坛暨新书发布会和衍生的咨询服务。作品的进阶也意味着我们在模型、方法论和体系的建设方面会越来越好。“50人论坛”是一场跨越了装企、部品企业、行业媒体与资本领域的实战专家的闭门论坛,旨在通过小范围,高密度,深层次的沟通交流,探寻行业向上发展的核心密码,促进大家居产业融合发展。因此每次新书上市我们都会定一个主题,开一天的闭门会议,得出一个来年可以指导大家前进的方向,让“50人论坛”越来越好。再次感谢各位联合顾问、联合发起人对《装修口碑怎么来:重塑用户体验场景》的参与和支持,感谢德尔地板冠名本次50人论坛,感谢统帅装饰集团大力协办,感谢方太集团、美的集团、VIV床垫、九根藤集团、奥田电器对本次活动的支持,感谢网易家居、搜狐焦点家居、家页传媒、安居客家居、新浪家居的媒体支持。我们也真诚邀请更多的行业专家和精英们,参与“装企口碑建设城市研讨会”系列活动,一起推动行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