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路在何方?这三条路径值得探索

09-13 11:29

导读:截至8月底,几家上市陶企的半年报已全部出炉,业绩一片惨淡。上市公司如此,大量中小陶企更是举步维艰。谈及行业未来,许多人并不看好。大环境如此、房地产如此,产业政策如此。

截至8月底,几家上市陶企的半年报已全部出炉,业绩一片惨淡。上市公司如此,大量中小陶企更是举步维艰。谈及行业未来,许多人并不看好。大环境如此、房地产如此,产业政策如此。

困境当中,无论是陶企还是陶瓷人,都显得焦虑而又迷惘,路在何方?如何转型?如何求生?成为大家高度关注与思考的话题。在此提供几点不成熟的浅见,与行业同仁商榷。

一是陶企要从大瓷砖向大建材、大家居转变。

陶瓷企业多年来以瓷砖生产为主,近几年又大上岩板生产线。传统意义上的瓷砖,其应用场景被局限在铺地贴墙等领域,与木地板、石材、涂料、墙布等建材产品的替代与反替代从来都不曾停歇,甚至在某些领域被步步逼退。

近年来,随着诸多新型建材的出现,如竹木纤维复合墙板、碳晶板等,以其施工方便、交付成本低,后期更新快等特点,更是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

岩板的出现,让陶企在传统墙地面市场空间外,发现了橱柜、衣柜、餐台、中岛等家居面板新蓝海,尤其是通体岩板、绿色岩板、超薄岩板、超大规格岩板的出现,使岩板的应用空间不断拓展。

因此,在经营策略上从传统陶瓷砖、陶瓷板向着大建材、大家居领域转型,将是陶企未来的战略性选择。如果仅仅局限于传统陶瓷砖市场空间,行业根本容纳不下近千家陶企,大量生产线只能被淘汰出局。

二是产能出海,把行业30多年来形成的产业集群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拥有全球最大的陶瓷砖、陶瓷板产能,拥有最成熟、最完整的产业链和大量的产业工人,在陶瓷产品的研发、生产、设计与应用领域领先全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陶瓷产品走向海外市场却是举步维艰。

据《陶瓷信息》统计,目前已有25家国内企业在全球约20多个多国家投资兴建陶瓷厂,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科达制造进军非洲。此外,一大批名不见经传的贸易公司,尤其是福建、浙江老板早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办起了陶瓷厂。在这方面,产业优势最明显的广东陶企、广东老板反而畏手畏脚,落在了后面。

海外市场巨大的风险是诸多陶企不愿走出去的根本原因。在这方面,福建人、浙江人,尤其是温州人,在海外拓展的意识明显强于广东及内地。曾经敢饮头啖汤的广东陶企,并没有彰显出领先行业的视野、胸怀与果敢。如果一直这样走下去,广东陶瓷在国内市场的优势也将一点点被消解。

三是跳出价格战的泥潭,实施强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盘点近年来的行业发展,竞争加剧,内卷升级。成本在不断上升,价格在持续下滑,行业利润持续走低。不要说传统陶瓷砖,就连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岩板也成了白菜价,许多大规格的岩板售价甚至比陶瓷砖还低,这种自杀式的恶性竞争,极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但却没法阻止,因为低端的陶企也要吃饭,也要活下去。但谁都明白,价格战的尽头,是企业的淘汰出局。

当然,也有个别企业维持着较高的市场价格,甚至某些品类售价是同行的3-5倍,这类企业,通常规模不大,但非常注重原创,产品极具辨识度,在某一细分领域精耕细作,继而成为某领域的品类冠军。

这类企业的发展模式,非常值得困境中的许多企业学习和借鉴,即放弃规模化、低成本,在差异化、个性化、高价值领域把企业打造成一家小而美的公司,为企业赢得更长远的未来。

困境当中,江西诸多陶企选择了拥抱锂电,目前已有20多条生产线转产。这种转型的背后,一是江西本身是锂电大省,拥有丰富的锂电资源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集群,二是江西近年来陶企扩张迅猛,大量生产线闲置。转产锂电,无疑为陶企盘活生产线找到了一条最近的出路。但这条路能走多远,锂电的风还能够刮多久,现在看来还是个未知数。但至少短期内解决了这些陶企的生存问题。

那些在困境中既找不到出路,无法破壁出圈,又缺乏信心,不知如何转型的陶企和陶瓷人,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两种:一是坚持,在没落的道路上一点点耗尽最后一丝机会;二是悲情离场,将资产卖个好价,或者趁年轻找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作者|王力

蒙娜丽莎集团文化总监

原标题:《陶瓷行业,路在何方?》

(文章来源:陶瓷信息精选-公众号,侵删)

来源:建材网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

推荐关注

艺墅大宅杭派木作,演绎宋式美学新篇

市场一线2024-09-18

轻奢整木空间|350㎡现代轻奢,极致生活的完美演绎!

企业动态2024-09-13

客造原木定制:自然之韵,匠心之作

市场一线2024-09-09

木工企业如何跟定制家具,一起破局新高定,玩转新流量!| 2024家居新流量论坛(第五季)速速报名!

市场一线2024-09-09

选整木上整木网,更多更快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