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企业开始裁员,大宗业务还值得家居企业大举开拓吗?
2021 年,将是中国房企难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许多中国房企都遭遇了现金流危机,乃至债务爆雷,房地产市场进入行业低谷期,曾经一度十分鲜亮的地产巨头,如今日子实在是不好过。诸如华夏幸福、恒大、佳兆业、泰禾等。
1、多个地产企业“优化”员工
在巨大的债务压力之下,中国房企也不得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难日子。中梁地产集团就曾在内部挂出宣传语:" 过紧日子苦日子。"
1 月 16 日,中梁集团发布公告,宣布组织架构调整。所谓的组织架构调整,其实就是精简业务机构,裁撤非核心业务线人员,节衣缩食,以渡难关。
根据中梁集团的组织架构调整方案,中梁控股集团总部的部分员工转岗至中梁地产集团总部。若是转岗调整完毕,还有部分员工没有找到合适岗位的人员,将予以裁退,按 N+1 支付离职补偿金,试用期员工按 0.5 个月工资支付离职补偿金。
这意味着,中梁控股集团高层的管理职能被合并进了中梁地产集团总部。中梁控股是中梁集团中专门负责业务多元化的投资集团。可而今,中梁集团自己的弹药都不足了,多元化投资也就只能收缩了。
2、河南建业集团优化651人
近日,网传河南地产龙头,建业集团即将大幅度调整组织架构,裁员超过6成,人员从1000人缩减至400多人。
而这一传言的依据则是建业集团在2月7日的晚上发布的公告。据新京报报道,2月7日晚,建业集团发布公告,宣布从五级管理调整为三级管理,直接取消业务集团和大区两级。
图片内容显示,截止目前,除协同指挥中心外,其他各中心均已完成机构及编制方案拟定。九大中心共设置32个部门,26个组,拟申请408-412个编制,较原有在岗人数1063人,优化编制数量651个,优化比例61.2%。
名为优化,实则就是裁员。
网传房企裁员图片,不知真假。
对房企而言,裁员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 年 1 月份中国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超过两成。中国百强房企销售额均值为 61.8 亿元,同比下滑 23.1%。其中,销售额超过百亿的房企为 15 家,比上一年同期少了 14 家。销售额超过 50 亿的房企为 22 家,比上一年同期少了 31 家。
3、家居大宗业务还值得拓展吗?
近几年,受楼市精装修政策影响,家居企业纷纷布局大宗业务,在此赛道上寻求新的突破。
地产精装修项目具有工程量大、业务销售规模大、应收账款较多、交付期短、系统化和信息化管理要求高的特点,地产商往往选取各品类行业前十的供应商进行合作,也即竞争门槛限定在少数的头部家居公司中。
2020年,欧派家居大宗业务增长24.05%,是增速最快的业务种类;索菲亚大宗业务渠道收入相较2019年出现翻倍式增长,营收超过15亿元,营收占比上升至18%;志邦家居、金牌厨柜以及皮阿诺大宗业务的营收占比都在30%以上;好莱客的大宗业务增速高达962.5%。
大宗业务已经成为家居行业的必争之地。
但是随着恒大暴雷事件影响,2021年多个家居企业出现了大面积亏损,部分企业甚至因为恒大暴雷影响了近10年的净利润,导致2021年多个家居企业业绩亏损严重。
顶固集创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亏损为8300万元–5600万元;索菲亚预计 2021年实现营收为100.24亿元-104.41亿元,同比增长20%到 25%;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下降91.61%-87.42%。
皮阿诺预计2021全年亏损7.1亿-9.55亿;我乐家居则预计2021年亏损1.2亿—1.5亿元;
亏损更严重的还包括知名工装企业深圳广田集团和苏州金螳螂,这两个上市公司预亏金额合计就超过100亿元。
楼市遇冷,销售承压,资金回笼困难,房企日子不好过。
房企裁员看似悲凉,对家居企业而言,大宗业务是”带刺的玫瑰“,既要拥抱也要注意防范大宗业务风险,家居企业也正在不断开拓新发展路径,摆脱大宗业务依赖,寻求新的翻盘点,或将成为未来几年家居企业的重点经营方向。
房地产行业还真的值得托付吗?大宗业务还值得家居企业大举开拓吗?
(文章来源:定峰汇,侵删)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