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品牌力量 2021北京国际设计周圆满收官
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2021北京国际设计周主体活动顺利结束。在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北京的秋日天空终于以我们熟悉的设计周蓝为持续了15天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拉上了帷幕。虽然依依不舍,但是我们还是要跟往年的今天一样跟大家道谢和说再见了。感谢所有关注、支持、参与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机构和人士,因为有你们的关爱,北京国际设计周的12岁生日过得丰富多彩收获满满,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一段美好的时光:
设计周年度主题
2021北京国际设计周以“品牌力量”为主题,将设计动能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独具特色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国家品牌。在当代中国,品牌已代表着中国的创新力量,是文化力量、设计力量和美学力量的集中体现。品牌是展示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更新发展、乡村振兴建设、文化旅游融合等领域的重要力量和文化内核,而创意设计将为中国品牌力量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市场价值和创新能力。本届设计周第一次将品牌作为设计的重要目标,勾画中国品牌的发展路径,梳理中国品牌的创新模式,探讨中国品牌的创新方向,使我们对于中国品牌有了更多思考,这一命题也将成为北京国际设计周长期关注的重点的领域。
设计周关键词
“致敬百年”
聚焦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伟大成就的展现和宣传,从设计角度解读“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主题展览《理念践行 守正创新——国家形象艺术设计成果邀请展》是全国首次集中展示新时代国家形象艺术设计成果的展览,以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国家项目为重点,展示了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有关国家形象设计的新成果,彰显设计服务国家经济文化建设,提升国家品牌形象的力量,助力中国设计的新格局、新发展。主题展在中华世纪坛每天接待超过5000名观众,许多学校将其指定为国庆期间必看展览。
“消费中心”
聚焦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通过北京设计博览会、北京时装周、设计消费新场景100等活动,推动创新设计消费品在北京的首发、首秀,赋能美好生活,促进消费升级。明确提出“设计消费”理念,将设计名城建设与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有机融合,使艺术时尚、文化地标、空间体验、生活美学、未来潮流成为北京消费中心建设的鲜明特点。
“碳中和”
聚焦“碳中和”战略目标,与主宾城市赫尔辛基共同发起了“碳中和2060设计倡议书”,推出“碳中和设计导则”,倡议设计师作为“自然与社会的连接者”、“产业与消费的沟通者”和“文化与精神的创造者”,学习可持续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从设计规则的方向支持中国碳中和2060计划,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这是全球首个从设计源头自觉减碳的设计师自律守则。
“城市更新”
持续关注文化、创意、科技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从社区营造、可持续社区视角,营造创新、绿色、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创建良好的生活与经商环境。结合“疏整促”工作,围绕中轴线申遗,北京国际设计周东城区、西城区分会场持续12年聚焦城市更新项目,探索如何通过设计服务来实现城市街区的有机更新,擦亮“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北京金名片。
“张家湾设计小镇”
聚焦张家湾设计小镇建设,带动设计周资源向通州倾斜,助力城市副中心形成新的产业格局,设计周永久会址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2021北京国际设计周将开幕活动、北京设计论坛、北京时装周、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等重点项目选在张家湾设计小镇举行,带动设计周资源向通州倾斜,切实推动城市副中心建设。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的建筑亮相,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迎来国际新地标。
“国际合作”
聚焦国际化,克服疫情影响,保持国际设计交流与合作的正常化和活跃度。赫尔辛基主宾城市系列活动以“携手设计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设计展为观众展示了芬兰对教育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智能解决方案。同期举办的可持续智慧城市和教育为主题的两场商业研讨会,旨在加强两个城市之间的商业联系,推动两城在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生活、艺术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赫尔辛基市政府协同多个芬兰品牌参与到本次设计周的活动中,主宾城市活动助力了两个城市甚至是两国人民和企业之间广泛深入的合作,也成为北京与赫尔辛基缔结友好城市十五周年庆祝活动的主要内容。
“城市印迹”创新发展国际峰会聚焦“数字化”及“产业复苏,创新转型”等方向,吉尔吉斯、格鲁吉亚、斯里兰卡、纳米比亚等国驻华大使与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故宫文化创意研究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城市在城市建设、数字经济、文旅融合方面的深度合作。
为克服疫情影响,加强设计周的国际交往功能,今年设计周的展览、论坛绝大部分采用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线上展览、网络直播、国际连线等方式,吸引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余名设计师参与设计周活动,不同时区的设计师朋友们为配合活动的北京时间调整作息时间表,与北京的设计同行们共同度过了令人难忘的一周。
设计周大数据
2021北京国际设计周于9月22日开幕,至10月7日主体活动基本结束。为配合中秋小长假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北京时装周于9月15日、北京设计博览会于9月18日率先启动。设计消费新场景100活动将延续至10月15日。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主题展《理念践行 守正创新——国家形象艺术设计成果邀请展》将延续至10月25日。
设计周期间,组委会在北京及天津、河北共设置张家湾设计小镇、中华世纪坛、中国农业展览馆3个主会场、30个分会场和32个设计站点,首次实现北京所有区域的全覆盖;活动所使用的的场地总面积267万平方米;共举办展览、论坛、工作坊、市集、消费体验等活动716项;发布设计新产品1万余件;参与线上线下活动的观众7972万人次,其中线下观众312万人次。9月15日至10月15日,设计周与《Time out》《Voyage新旅行》评选和推出的北京地区旅居类、餐饮时尚类、文化艺术类和商业综合类4大类别共100个城市设计消费新空间,共有3.6万个品牌产品参与为期一个月的消费体验活动。截止今日不完全统计,增加消费值为7亿元,预计增加消费值10亿元以上。
本届北京国际设计周注册媒体100余家,主流媒体原创报道300余篇,新媒体、网络转载1000余篇,专题报道、热点话题等持续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传播覆盖超亿级资源曝光。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学习强国、中新社、中国文化报、文化月刊、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报、环球网等主流媒体和平台的关注和报道,并在学习强国开设设计周专项答题,北京市政府国际版门户网站、国际在线、腾讯网、微博、新浪时尚等主要平台搭建专题专区,助力北京设计周深度传播。活动视频直播及短视频浏览量近5000余万人次。活动期间,平均每天超过20家媒体和平台参与报道、转载设计周相关资讯。与北京设计周相关信息的网络总点击量突破1亿次。百度搜索相关链接超过5000万条。微博累计话题阅读量近1亿次。网络覆盖超过1亿用户。
设计周展望
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北京正集中力量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这些城市发展战略为设计产业带来了聚势蝶变的黄金机遇。北京国际设计周将按照组委会规划,持续推动设计产业发展及其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着力开展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用设计推动文化解码,促进资源活化利用;二是用设计增添产业价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用设计丰富生活美学,引领新时尚新消费;四是用设计赋能品牌塑造,增强文化软实力,让“北京设计”成为全球知名服务品牌,加快世界设计名城的建设步伐。
12年以来,北京国际设计周秉承大设计理念,持续关注和推动城市设计、文化设计、科技设计、生活设计的四个重要的设计领域。经过长期的努力,城市设计孵化出了“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品牌项目,城市更新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成为北京国际设计周全球共同认可的特色;影视设计、动漫游戏设计、演艺设计、文创设计、品牌设计在北京设计周中的资源也非常集中,与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是相适应的;生活设计领域,已经培育出“北京时装周”和以生活美学为主要方向的“北京设计博览会”两大品牌,每年新设计发布量在一万项左右,体量和质量稳步增长;应该说,立足科技成果转化,以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为核心的产品设计和服务设计与前述三个领域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结合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依托首都强大的科研实力,科技设计应该大有可为,也是北京国际设计周希望与广大设计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我们注意到,今年的活动中有一些新的元素,比如751分会场以“超级链接”为题的新媒体艺术设计,航星园分会场的“航天国际科幻季”,“设计新目标99+”,“三体-蓝色空间号概念飞船”等项目,都以不同的方式讨论了设计师对于未来的认知。确实,设计师作为连接自然与社会的“造物者”,对于人类的未来应该更敏感,也有责任进行更多的思考,今天思考和尝试的深度,就是未来我们生存发展的广度。北京国际设计周将支持、鼓励和推动这种探索,加大未来设计在项目中的比重。
2022年,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将投入使用,设计周的重要项目都将在这里呈现。与此同时,设计周将把多年积累的资源、资料集中于此,启动“中国设计博物馆”的筹备工作,实现无数设计界和关心设计的人士多年来的梦想。“中国设计博物馆”将成为中国设计史的记录者和讲述者,也将成为亚洲设计创新的动力中心和发布平台,更会成为全球设计师在北京的会客厅和工作站。
感谢一直以来关注、支持、参与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所有的朋友们,感谢12年来一路相伴。初心如故,相约始终,明年的明年,以及未来的未来,我们都将继续与奔跑逐梦的你在一起!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