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公司自建定制工厂,是最优解决方案吗?
今天凡是做得不错的公司,基本都是整装公司,整装公司的好处显而易见,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延长了价值链,能在做硬装的同时,顺便把定制家居,甚至软装的钱也赚了,客单值大幅上升,带来的效应十分明显。于是乎,自然而然的一个想法,就是有点小规模的整装公司,打起了自己开设定制工厂的算盘,除了把装修的钱赚了,顺便也把定制产品的利润也赚了。
不少知名装企对自建定制工厂有着执着的热情,像东易日盛的廊坊、枣庄生产基地,今朝装饰的英迈木业产业基地,名雕在清远投建的生态家居产业园,点石的长沙家装产业园等,全都是重磅投资,大力兴建的公司重点项目。近年,积极建厂的还有梵客家装,以及被称为行业“最佳CP”圣都与索菲亚。当然,合资建厂与家装公司独立建厂意义又大不相同。
有了自己的工厂,看起来多合算的生意,但事实是这样的吗,或者是最优解决方案吗?
整装公司开设定制工厂,本身并无对错,对错的问题是自己的定位、时机、能力以及模式的差异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家装公司?是否清楚认知自己?
对于目前阶段的家装企业,亲自下海开工厂,弊端是很多的,个人建议是最好不要,只要三条理由:
第一、家装公司与家居制造业虽同属大居住产业链,但在目前的产业生态下,仍然是两种差距较大的两种商业形态
定制企业已经实现了个性化背后的大规模生产,属于大生产范畴,而家装公司,绝大部分还是过去的严重依赖人工的服务型公司,家装公司的产能扩张与定制企业的产能扩张,效率完全不同。
多年以来,装修公司从最初的清工辅料1.0时代,走过半包+主辅材代买的2.0时代,再到互联网套餐家装产品的3.0时代,直至当下的整4.0时代。这一过程中,一直未变的,是家装的商业逻辑。装修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渠道获客,进而为消费者提供设计、施工、材料服务。围绕这一核心不断升级的,是从辅料到主材,再到包含定制木作、标品家具、软体、家饰在内的全部软装产品甚至家电产品的整合能力,以及将家装服务与家居建材等产品结合后的产品化能力。由此可得,家装公司构建的主要能力块,是营销能力、设计能力、施工能力和供应链整合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家居制造企业的商业逻辑,则是基于市场调研数据,进行产品设计、研发,再到工厂下单,生产出部分试销品投入市场,依据市场反馈,对消费者认可度、需求度高的产品进行大批量生产或者实现C2B的商业模式下的大规模生产,并通过构建全国经销网络,布局终端销售网点,以及线上、2B工程等各类渠道,完成产品的大规模销售。构建的核心能力是产品研发、设计创新,生产技术工艺和生产承接力,以及销售渠道构建、终端销售的能力和上门测量、仓储物流、配送安装等专业服务的能力。
两者是作为差异较大的商业形态,积累沉淀的企业能力块也完全不同。
第二、超出能力圈的生产制造 降低装企扩张效率 增加成本投入
不同的商业逻辑也决定了装修公司很难赚取制造利润,其工厂生产的产品大多以满足企业自身市场需求为主。家装公司做定制工厂的,定制工厂产能都基本是自己消化,定制工厂本身并没有走出去,建立自己的系统,没有产生产品工厂的扩张效应,与从供应商处获得产品本质无异。
众所周知,装修公司过去一直存在做不大,走不出去的严重问题,行业内的龙头装企在体量上依然不能与多为上市公司的定制巨头们相比,不具备品牌商遍及全国的渠道网络和大量消费者,故而市场对于产品的反馈很难做到像品牌厂商一样迅速精准。相较之下,品牌商更易于通过消费大数据进行市场分析和调研,产品创新升级能力远非装修公司可比。
另外,装修公司多年积累的设计能力主要在硬装设计方面,产品设计开发也完全是门外汉。虽然一些装修公司生产基地的产品品类已经完全覆盖内门、橱柜、浴室柜、衣柜、壁柜、护墙板以及含软体在内的卧室、客厅、书房、餐厅等各大空间配套家具,但是产品市场接受度、品牌影响力、产品体系丰富性等方面很难匹敌欧派、索菲亚、尚品宅配等定制品牌和顾家、左右、慕思等软体品牌,或者全屋优品等有着几万SKU的软装供应链平台。
生产能力方面,装修公司所开定制工厂设备配备不低,如今朝英迈拥有高级自动化生产线,并致力实现设计、生产、仓储、物流运输等各节点一体化把控,通过信息化提升运营能力。但相对于定制企业完备的多级智能拆单、高效匹配原材料和需求、实木开料板式化、精准化生产带来的较低原材料损耗和人工消耗,智能化包装出库、低货损的干线运输等能力,装修公司在信息化生产、服务管控方面从摸索到成熟,再到构建壁垒,仍需要的时间和资金上的投入。
而与自建生产基地配套的供应链服务能力,装修公司同样不具备。一方面,自建仓储,自承物流,无论建设成本、人工管理成本、仓储周转成本都会激增。同时,仓储运输的信息化管理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和经验累积的学问,难以一蹴而就,会给需要专注于整装产品和服务的家装公司增添负荷。另一方面,家装工人干不了定制产品的服务,一向行业皆知。基于C2B模式的定制产品设计、上门测量到后续的配送、安装和装修工人擅长的水、电、木、瓦、油中的“木”看似有重叠部分,事实上却是术业有专攻。一些整装做得风生水起的整装公司也要找意风、百强、曲美等家具系的工人承包本地化服务。
一旦涉足超出企业能力圈的产品设计、生产、服务领域,显然会分散企业家及管理者精力,进而降低装企跑通整装模式、做透本地市场并多地复制的扩张效率。
同时,自建工厂模式过重,易带来资金压力,东易廊坊生产基地投资9亿,名雕清远生态家居产业园投资3.17亿,投资金额巨大。另一方面,由于难以实现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工厂产能与市场需求不一定能够精准匹配,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仓储成本、人工成本不足以降至最低,而采购、运营成本高,也就导致毛利率下降。全国复制过程中,要么如东易日盛“由全国布局家装业务、一个核心工厂支撑制造”调整为“全国多点布局工厂以匹配全国布局的家装业务”,要么一地工厂供应多地需求,这样一来,仓储、运输服务要求也相应增加。
第三、打造现象级装修公司 需以零售模式轻装上阵
对于大多数中小型装修公司来说,想快速升级整装,稳步增长,通过整合资源,联姻在供应链平台及管理体系、销售设计体系、虚拟化装修实景体验及在线结算体系等多方面更加完善的定制、软装合作伙伴,形成厂家、经销商、家装公司一体化的高效供应链体系,这是最佳选项。而欧派整装大家居、尚品宅配圣诞鸟及整装云、全屋优品家装配等众多品牌的战略合作、代理加盟、平台赋能方式已陆续呈现。
另有前不久业内探讨的“共享工厂”模式,同样值得关注,高品质如苹果手机,也一样由富士康代工多年。既想保持品牌独立性,又渴望低成本高效运作,OEM的方式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有进一步参与需求的,则可参股合作,圣都索菲亚合资建厂正是各取所需,圣都借助了索菲亚的制造能力,索菲亚借助了圣都的入口能力,双方各取所长,这倒不失为一种方法,比装企自己开设工厂好多了,是更优的解决方案。今天很多定制企业在寻找这样的合作机会,那些想过一把开厂瘾的大型家装公司,可以考虑这样的模式。对于探索整装的装修公司来说,以零售模式轻装上阵,才能小步快跑,在装修的连锁上厚积薄发,避免被定制工厂拖后腿。
结语
传统家装公司升级做整装,供应链本身不是难题,“王牌对王牌”,头部联姻似乎是最佳解决方案,也是同样看好整装趋势的定制巨头们积极推动的路径。欧派、索菲亚、尚品宅配、维意定制等无不在全国范围内打响“第二渠道”争夺战,而随着整装渠道未来地位的攀升,可以说,优质家装公司完全“不缺供应链”。
欲进阶整装零售新物种,打造快速增长的现象级家装公司,高效解决供应链难题,真的需要自建工厂吗?
我经过广泛调研觉得,未来家装渠道供应链最优解,可能是厂家、经销商、家装公司协同进化,最后共同完成高效供应链建设。
我在我主编的《中国泛家居产业2021趋势报告》中称,装修公司已经从过去泛家居企业群体中的十八线明星,一步步走向舞台中央,逐步进阶成为今天的主流明星,成为驱动泛家居产业变革的主要力量。
但装企,要知道自己的边界,起码在规模没有过百亿之前,放弃杂念,专注模式扩张,过了百亿,有点开厂的小想法(但也不是亲自开),也是可以考虑的。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