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展会的竞争,今年更激烈了!
最近,连续接到几家展会的邀请,各个家居建材品类的都有。
其中一家展会专门打了电话,发了邮件,并不是因为我们是媒体属性的原因,只是作为普通观众而受到电邀。
可想而知,按这种邀请方式,主办方的邀请量无疑是非常大的。
或许,采用这种办法的展会,应该还有一些,也就是展前一个月左右,就开始通过各种办法激活此前登记的行业观众。
再结合已举办展会的情况,给人直观的感受是,家居展会的竞争更加激烈。
得出这一研判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一,今年参展商及观众的热情有所释放,大多没有赶上以的高峰期,自然导致部分展会的品牌商数量、质量与观众的规模,都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
其二,展商收缩了参展的数量,观众减少了观展的数量,不少人仅锁定两三处或一二处核心展会,放弃了广撒网的做法,那么,意味着有些展会将被放弃,流量无疑会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实力较强的大展或者锐意进取的展会方,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方面,采用了更多措施,涉及线下活动、商协会+装企+卖场等各类联盟、大面积邀约、媒体宣传等,力图扩大影响面,守住优势战场。
多种措施的推行,一定程度上抢占展商与客流资源获取方面的优势,对其他家居展会将构成或多或少的挑战。
我们注意到,大家居行业的展会,3月集中举办了一波,整体形势比高峰时期有差距,但稳住了基本面,保障了一定的展会价值。
例如3月的中国家博会(广州),公开数据显示,专业观众超38万人次,总的展商量约4000家。同月的名家具展,接待专业观众近19万人次。
此外,3月底的北京软装展也有数百家品牌商,观众近10万人次。
不仅如此,还有多家其他城市举办的家具展,可以说对展商、对客流量的争夺称得上白热化。
接着是6月的一批展会,包括成都家具展,世环会旗下的上海舒适系统展、上海水展、低碳建筑展、管道展等,都有数万到十数万的观众量。
紧接着是7月、8月的一波展会,包括7月8日的中国建博会(广州),8月10日的2023上海软装展,以及随后的上海地材展等。
其中的中国建博会(广州),一直保持了较强的推广力度与产业资源整合力度,形成了定制、系统、智能、设计、材艺等板块,尤其是在定制、系统门窗等品类上,沉淀了极强的影响力。
2023年以来,建博会持续落地装企联盟、卖场联盟等多场线下活动,保持对展商的信息采写与推送,即将登场,颇受看好。
8月10日—12日的2023上海软装展,预计将吸引上千家软装品牌参展,以全屋软装、墙面饰材、窗帘布艺、艺术涂料、智能软装、家居饰品/软装辅材等作为核心题材,将举办软装峰会、经销商大会、小红书营销论坛、新品发布会、趋势发布会等。
作为大软装板块颇具代表性的展会,上海软装展的热度正在升温。此前,主办方已联合新浪家居等,深入艺术涂料行业走访重点品牌,引起了良好反响。
肉眼可见的是,不同细分品类里,都有对应的知名展会。而且展会之间的题材,存在相互跨界的迹象,对同一品牌的争取正在增加。
这种现象正在发生,自然,形成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
我们认为,当前的展会,要想吸引到足够多的展商参加,尤其是一二线品牌占比要达到50%以上,必须提供全面多维度的赋能,品牌背书+客商资源+渠道拓展+影响力提升+供需对接等,线上线下都要提供资源支持,让客户们认为,值得投入资金资源参加。
我们注意到此前一种问题是,有些展会,局限于给展商提供展览平台与广告,没有更多有价值的服务,加之客商流量不够大,最终导致展商认为价值不够。
如果这种认知与判断一旦形成,这种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展会的粘性就将越渐削弱,甚至走向衰落。
总体而言,如果主办方只是提供一个展会场所,没有足够多的服务,没有多种赋能措施,那么,展会的吸引力也会下降,招展与客流都将面临瓶颈。
而要想吸引足够多的专业观众参加,包括经销商、设计师、采购商等,那么,至少需要做到三个保障:
1、保障展商的数量、品牌结构与质量;
2、保障重点产品与新产品的丰富度,并紧跟潮流趋势;
3、各类论坛、沙龙等活动质量等。
再者,展会本身还需要打造有影响力的IP,形成一种产业高地,塑造必须参加、值得参加、每年都得参加的市场认可度,一旦夯实了这样的基础,前景才会更为广阔。
另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处于核心地位的重点展会,备受各个城市产业部门的重视,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工厂参展。
例如,佛山顺德最新出炉的扶持政策里,就明确鼓励企业参加境内外知名专业家具展会,加大开拓市场力度,对企业参展的展位费用给予50%支持,具体扶持的展会范围以当年发布的申报指南为准,每家企业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
这种支持政策如果全面落地,有可能助推当地企业的参展热情。那些,这种产区的品牌,将是各大家居展争取的对象。
伴随洗牌的展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家居展将面临规模下滑、展商不足、流量缩减等局面,未来真正能够挑起大梁的家居展,占据头部地位的主角,或许也就只有数家。
而更多的家居展,将成为区域小展,能够生存,但风光预计不复往年。
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重塑竞争力势在必行。现在的战略部署与行动,将决定未来数年的成长空间。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