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国际家具展,看什么?怎么看?

10-18 16:27

再过两个月,一年一度的意大利米兰国际家具展就将拉开帷幕,中国家具业的同仁们又将浩浩荡荡地前往朝圣、取经。不过有企业主曾经亲口对我说:“许老师,米兰展上的家具款式已经被我们抄得差不多了,现在没什么可看的了。”我的回答是:“你已经看不懂了。”并非要刻意损人,那不是我的作风,而是认真的,之所以认真,是因为有着深深的忧虑。当然,在某种程度上我也理解这位企业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所以若要说清楚这件事,还得先弄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应该看什么?怎么看?

1.为何找不到看点

早些年,当中国还处于卖方市场时,消费者要求不高,竞争要素还没有到达深层次设计的层面。家具的款式也不丰富,整个国内市场的家具外型还比较单一,与意大利相比还相距甚远。那个时候,到米兰国际家具展上可以看到各种优秀的家具造型,似乎都是新鲜的,只要带回国稍作修改就能在国内市场脱颖而出。

通过模仿,首先在形式上迅速缩短了和意大利的差距,这在当代中国家具业的草创时期具有非凡的意义,至少在客观上是这样的。

近年来,有两大原因使得原来这种表层学习和模仿的路子渐渐显得越来越难见成效了。一是意大利设计的精髓不仅仅局限于外在形态的构筑上;二是中国的家具市场开始成熟,中国消费者有别于西方人的潜在消费需求得以浮现。对于前者,将在下文陈述;至于后者,我们先看现象。如:这几年实木家具风靡全国,而板式家具似乎日渐式微,于是很多实木家具企业到了米兰以后深感失望,因为他们突然发现在米兰展上压根看不到全实木家具,人家对材料根本不是这么来用的,因此,已经没有现成的模仿对象了。

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中国市场开始偏离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现有轨迹而滋生独辟蹊径的萌芽的呢?文化!包括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是文化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中国消费者独特的价值取向,从而决定了对家具的独特诉求。除了文化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就是亚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段有着这个时期所特有的亚文化现象,随着文明的进化,一个阶段的亚文化有可能会被冲刷殆尽,也有可能会被主流文化所吸收而得以升华。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在十年前对家具的价值诉求与今天已然不同,同样,十年后还将是另外一番景象。

从可以轻易模仿到无法再简单模仿,这是一个拐点。这个拐点注定是迷茫的,甚至是痛苦的,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于当代中国家具业而言,这是春的消息,是时候走自己的路了。

2.看点究竟在哪里

走自己的路只是不再依葫芦画瓢,而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再学习、不再需要汲取别人的养料。意大利设计一直处于世界的前沿,米兰国际家具展不仅仅是中国企业的朝圣之地,也是全球设计潮流的领导者和风向标。我们无须介绍米兰国际家具展的历史,也无须陈述它的地位,这方面材料已经很多,但我们应当知道在那里应该学习什么、可以学到什么。

应该学和可以学的还有太多太多。现在,我们只谈设计,当然不仅仅是产品设计,更不仅仅是外观设计,而是大设计。关于大设计的概念,在本专栏的原先文章中有专门介绍,这里只点出几个迫切需要知道的点。

(1)设计潮流和趋势

作为家具设计师而言,关注的还主要是产品的设计,尤其是其产品设计的新手法。新鲜感是产品设计的重要增值途径,新鲜感的赋予依靠的就是这种设计手法。这些手法没有人会给你标注,而是广泛分布在各个品牌、各种类型的产品中,需要我们自己去采集和提取,采集和提取所必备的工具就是“蓝色天空研究(bluesky research)”,在也可以在本栏目中找到相关的文章。

如,多边形就是最近可采集到的潮流表现手段之一,因为它会给人带来新鲜感,那么为什么会带来新鲜感呢?这是因为人们看惯了圆形和矩形,所以一旦出现多边形就能迅速抓住人的眼球,这与传统的美学法则无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中国的家具企业只关注米兰国际家具展,而忽略了米兰国际设计周。实际上,从设计潮流的角度来看,后者无疑更加重要。家具展馆内能够看到的几乎都是较为成熟的商业化产品,而绝大多数前沿的设计都在展馆外,分布在米兰的其它一些区域,那才是米兰国际设计周的真正主体,那里有着来自全球、来自各界、各个层次的庞大的设计师群体,是全球最新设计创意高度集聚之地。意大利,乃至世界其它地方的那些定位在潮流领导者角色的著名企业会密切关注设计周反映出来的微弱信号,通过合作和培育,让这些新的设计思想的萌芽能够得以商业化设计的成功转化。

对于设计潮流,我们看到的只是其表现形式,但形式背后其实是由“思潮”在影响的。“形式追随功能”、“少即是多”、“丑不能售”、“少是令人厌烦的”,这些都表明了设计界在不同时期对美学价值的不同取向,孟菲斯集团在“后现代主义”上的探索就是对极简主义的反思,尽管后现代主义风格并没有形成真正成熟的体系,但它在设计史上的贡献就在于启迪后来者。步入二十世纪初,新装饰主义兴起,自然与古典主义的重新演绎,以及近年来意大利设计界提出的“重新唤醒空间的想象”在产品语义学层面有进入到了全新的境界。

设计思潮是动态的,因为社会生活形态和价值取向也一直在不断地变化着。

(2)生活方式的表现

近年来,意大利设计已经从产品设计提升到了产品服务体系阶段,在满足了物质性设计的同时,在更大程度上已经转向非物质层面。

生活方式已经主导了家具的终端呈现。以不同的生活方式来响应不同的消费群体,并以此来平衡生产与市场的矛盾,即:在保证生产系统标准化的同时,通过生活方式的变化来予以多元化输出。成型产品已经大范围地向产品零部件平台切换,进而以更大的弹性来满足终端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除了零部件平台之外,另一种弹性手段还表现在CMF的裂变上。

因此,中国的家具企业需要去看懂这种体系,而不能再将眼光局限在某个具体的成型产品上。

总体而言,致力于围绕产品建立更大价值的能力是近年来世界设计的根本方向。具体而言,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持续创新;

②从产品到生活方式,从功能到情感;

③从成型产品到产品平台;

④从大众市场到大规模定制;

⑤从零售店面的传统运作到非物质的服务与用户体验。

(3)品牌基因与密码

意大利,以及来自全球其它各个国家与地区的著名家具品牌都有着自身清晰的品牌定位,几乎每一家的定位都是不同的。在每一种定位的基础上,均有明确的价值主张和品牌基因。这些价值主张与品牌基因渗透在包括产品与展示设计在内的几乎所有方面。

看米兰展,应当连续每年都看,锁定你心目中的标杆品牌,看它们在不同年份的连贯性与差异性,即:看清楚什么在变?什么是不变的?由此就能窥见到其背后的很多门道。

品牌基因有品牌的编码和解码,有基因图谱。产品设计通常需要同时遵循两条途径,一是与价值同步,二是与风格同步。如果你尚不具备这些高阶的知识基础,那么也可以根据其品牌属性关键词来粗略地理解,这些关键词一般有3至5个。如:B&B的关键词是设计导向、高雅和意识流,MDF的关键词是白色、简单、最小化和功能化,而LAGO的关键词是革新、多彩与可爱。这些关键词是一切设计的根本指南,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给设计师充分的发挥空间,又能保持品牌调性的一致性。

米兰展是为了汲取全球设计的养料,最终还得走自己的路。但在自我创新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的是看懂别人创新的路。封闭保守不行、夜郎自大不行,失去自我也不行。

简而言之,我们需要遵循的还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这12字方针。具体而言,每个企业都是不同的,这里无法以点概面。我们不否认会有少数天才的设计师可以创作出一些杰出的作品,但少数天才不足以承担全社会的重任,因此,我们更需要的是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唯有坚实的理论才能真正支撑起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设计辉煌。

米兰展,我们需要切换思路、重新思考。


作者:许柏鸣,现为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院长,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设计系访问学者,国际竹藤组织家具设计与制造国际顾问,中国家具设计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网站仅为行业交流分享平台,转载请尊重原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注明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

推荐关注

艺墅大宅杭派木作:柚木演绎的高端住宅美学

市场一线2024-12-21

艺墅大宅杭派木作:赋予家独特的东方韵味

市场一线2024-12-16

艺墅大宅的杭派木作:新中式“园林”,归家即疗愈

市场一线2024-12-10

艺墅大宅的杭派木作:雕刻工艺,镌刻家居不朽风华

市场一线2024-12-09

选整木上整木网,更多更快更精准